Re: [構想] 杜絕選舉舞弊唯有推動公費選舉

作者: dnlas (dnlas)   2015-09-08 12:56:01
※ 引述《lobfo (牛耳)》之銘言:
: ※ 引述《ShaneDai (瓦特梅倫)》之銘言:
: : 我覺得問題不單是競選經費,
: : 雖然真的很嚴重,
: : 重點在公民覺醒,
: : 目前台灣的選舉很少人會仔細去搜尋候選人資料,
: : 資料不透明也是原因,
: : 即使有心選賢與能也很難達成.
: : 另外政黨掛勾太重,
: : 以上一屆新北市議員為例,
: : 只有一位是真正的無黨籍(未曾代表任何政黨參選),
: : 其他的無黨籍都是兩黨開除的,
: : 人民在無法辨別之下幾乎只能靠政黨的品牌形象,
: : 或者參選人自我宣傳,
: : 因此真正有心的窮候選人很難出現.
: : 另外有心自行參選的也會遇到生涯規劃的問題,
: : 一旦參選的必然很難顧及現有的工作,
: : 如果當選了,就必然得辭去原有工作,
: : 當這一任做完後,未來呢!?
: 我曾經在八卦版PO出一個構想(結果被酸...)..叫做選舉考試法
: 就是要投票的人...必須知道自己候選人的政見..以及其他候選人的政見後才能投票
: 不少年輕人喊著65歲以上的老人要通過智力測驗
: 那麼年輕人呢??難道所有年輕人都知道自己所支持的人所有的政見
: 也知道不支持的那一方的政見??
: 為何不公平一點.所有要投票的人都必須經過測驗來篩選
: 現在的選舉模式..不斷的造神..不斷的互相抹黑..再加上不斷造勢
: 選舉晚會聽了半天..聽到什麼政見??...他的教育政策是什麼??它的經濟政策是
: 什麼??國防政策??未來發展方向等等
: 那麼對於不支持的那一方有什麼政見知不知道
: 聽了半天的選舉造勢晚會..只有聽到丟母丟..喜姆喜..後母後
: 你如果問這些人...你選的候選人關於教育.經濟.國防.財政..有哪些政策
: 那些可能實現..會受到那些阻力..他們會知道嗎??
: 只會聽到一個回答....管它這麼多..投XXX就對了
: 這些盲流的數量如此之多..任由這些政治人物操弄
: 就像如果要蓋一間神經病院...是應該由這一群將來必須住在這的神經病投票來決定
: 病院該怎麼蓋..或是由一群建築師與醫師來投票決定
: 設立這道門檻.至少可以將盲流篩選掉
: 也會將選舉的風氣一舉改變
: 抹黑對方當然還是會的.不過黑的方向會是對方的政見
: 也會積極的宣傳自己的政見..並且鼓勵自己的支持者聽一些競選對手的政見
: 畢竟只有通過考試的人有投票權..雖然還是會有不少信仰型的支持者
: 但至少會比完全的盲流思考會更多一些
: 這樣子..賄選也會更少一些..因為給了錢後.不去考試..或者考不過也沒用
: 更加可以更改的是罷免權..這些通過考試的..擁有較高的罷免權
: 例如他的一票..就等於一萬票.或者十萬票
: 我問一些身邊的人..他們都說..這樣誰要去投票阿..說到重點了
: 到底誰會去投票.....?????
: 如果連這一點點思考的心力都不願意付出..算是什麼關心什麼國家??
: 只是想瞎起鬨..只是想找個信仰罷了
: 想關心國家.參與政治就好好的關心參與..至於不關心不參與的..就好好的關心生活吧
: 這樣選舉的熱度會大幅度的減低..其實政治熱度變低對國家而言並非是壞事
: 像泰國..每隔幾年政變一次..國內政治經常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對國家發展而言是好事
: 嗎??
: 關於這項措施的弊端...我目前還想不出來..也期待其他不同的觀點來完善
這裡有個盲點,就是考試並不一定就可以篩掉那些真正的政治狂熱者和盲從者
就如同你不太可能靠考試去篩選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狂熱者(雖然在台灣應該可
以篩掉不少被虛假情報忽悠的選民)而事實上,嘗試篩掉這點就可能涉及個人主觀
另外,就算選民的素質提高了,給你兩個爛蘋果選,你依然只能選爛蘋果。
我個人認為,重點應該是參選者的素質(包括人格、能力、背景)
現在的民主制度,無可避免的走向政黨政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選舉需要大量的
財力和人力,另一個原因則是選後的執政需要大量的幕僚來提供執政知識和建議
於是乎,選舉成為政黨的專利(尤其是大黨)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專利
到最後,最有可能選上的就剩兩個政黨,人們被迫選黨不選人。
只選黨,人的素質自然就不重要了。
此外A有甚麼政見B抄就行了,搞得大家政見都大同小異
於是希望選人的人最後也只能選黨。(不過我並不反對政策抄襲,甚至鼓勵
這種事。執政又不是創意比賽,好的政見與點子當然要接納)
我認為,假如降低了選舉開銷,並降低了執政對政黨的依賴,然後再加上一些監督措施
那麼參選者的素質應該就能提高了。
首先在降低選舉開銷上,我認為應該取消所有造勢,選舉車,甚至媒體對非政策相關
的口水戰的參與..等政治活動。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錢和人脈,而且和選舉人的素質沒
有任何關聯
那參選者要如何展現自己的政見? 全國選個時段各大電視台一同實況撥出,參選者都會
有一天(且之後會有重播)展示出自己的政見,包括條列、圖解、本人的解釋。
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在網路和報紙上找到。(撥出和之後列寫的方式都必須要有統一的
格式,不准電視台在A參選者發表時各種干擾的雜訊,而B沒有,也不准電視台在參選者
講述時旁邊放上具有個電視台觀點所整合的內容大意)
之後當然會有互相攻防和辯論的時間,一樣是同時撥出。
至於詢問論壇甚麼的個參選者可以自行建立
這樣參選者就只需要一群準備政見,情報收集,軟體運用的幕僚(他應該要有)。
對財務的需求會大幅降低,也減少了政治獻金對參選者的影響力。
除了選舉的流程之外,我覺得選舉後的監督也很重要
所謂的監督並不是反對黨的謾罵和轉移焦點,而是選民自己看到執政者的政策執行程度
同樣,每隔一段時間(舉個例子 每一年),執政者需要在特定時間 在電視上解釋自己的
施政狀態,旁邊必須附有他參選當時所列出的政策列表,他必須回答每一條他所列出的
政策的進度(也因此,選舉當時的政策要夠具體)。包括進度無法及時達成的原因和改善。
以及這段時間推行的法案,簽署的條約(有機密等級的例外),和重大事件的處理狀況。
方法至於回答程度的好壞,由選民判定。每年都這樣一次。就算是善於說謊和含糊帶過者
連續四年都要這樣被所有選民同一時間檢驗他的施政,其過失以及政策無法兌現也會被
找出來。
此外,在執政過程中,下一屆的參選者(在選舉結果結束之後馬上決定)可以陪同。
監督的同時也了解施政的難度。
(在現在的選舉制度中,空頭支票有時候是必然的,畢竟不在其位不知其難。等到
執政之後才發現毫無經驗,不但無法兌現政策,還有可能有許多問題。)
假如參選者已經跟執政者相處一段時間並且瞭解了一些執政的法規與流程。那麼就
知道那些可以改進那些難以達成,這樣空頭支票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選上之後由於
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了,也比較不會被其他人忽悠,並馬上進入狀況。
不過這段時間,下一任參選者不准在任何媒體面前批評現任的的施政。因為這會有選舉
造勢的嫌疑。藉由醜化現任的政府來美化自己或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這在現在的
體系中很常見,而我不認為這是好事,尤其是其中往往包括一些誇大不實的事情。
增加執政者的困擾(卻不會改變執政者的決定,所以毫無幫助)。
下一任參選者每年有一次對執政者提出質問辯達,並提出自己的想法。時間就在
執政者報告自己的施政進度和政策兌現度之後,下一任參選者可以和執政者同台
攻防。這場辯論賽可能長達一星期,畢竟執政者也需要時間準備來答覆。
這樣有個好處,免去了執政者利用專業術語以內情為由來忽悠選民。畢竟選民不懂
專業術語也不了解內情,但是下一任的參選者們不會不懂。
大概就是這樣,簡單來說就是讓整個選舉、交接和的公式化和流程化,降低途中的政治口水
、選舉開銷以及(略為)降低媒體自身立場對選民判斷的影響力。
有甚麼意見與指教歡迎提出。
作者: houkoferng (GHOTBI監督,我要冠軍~)   2015-09-13 21:01:00
這邊有一個基本議題,本來民主政治到最後能做的政策就差不了多少,因為現實的選項就那幾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