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arlie123qq (王牌小叮噹)》之銘言:
: 弟弟從國三開始一直有憂鬱焦慮症狀
: 有持續看醫生吃藥 高中一開始有改善 可是日益嚴重 現在一個禮拜每天幾乎都會發生
: 好說歹說才勉強去幾天
規矩~不知道有沒有變,有心理疾病者(醫生證明)若能上課出席率超過1/3就不會被扣考
也就是說,只要成績沒有問題,就可以畢業。
: 大家會覺得高中沒去很嚴重嗎 怕他被迫休學
應該是~不會,只要請假不要太誇張,我建議至少到課率到1/2。
: 他自己也很怕請假請太多 可是他就是克制不住
: 他國中到很後來才說曾經被霸凌過(他舉例同學都命令他 裝水買東西 不做就不理他)
: 可是高中我們有一直關心他交友他也說高中沒有國中那種討厭的人
: 我跟爸爸也管不了他 很怕讓他情緒太激動崩潰 都儘量溫和對他 是這樣太縱容嗎
: 他小六的時候母親癌症過世 我們一直覺得這影響很大 可是他請家在家一下就看不出心情
: 不好 就打電動 看統神之類的還是笑的很開心
: 到了晚上 睡前 早上起來 卻又週而復始的憂鬱加焦慮
: 說真的快被他搞的我覺得我自己都快憂鬱了
: 媽媽過世我也很難過啊 可是日子還是要過啊
: 不然怎辦
: 好累 好辛苦 好想大叫大罵他 又不行
→ psyche : 高中去不了要不要先休學一年,平日安排少量輕鬆友善 10/15 10:13
→ psyche : 的打工或課程(社區大學)維持社會互動。10/15 10:14
→ psyche : 母喪是一大打擊,家庭中會有人以壓抑處理,有人會崩10/15 10:15
推 psyche : 潰。通常老么在家庭中會吸收跟表現最多家庭壓抑情緒10/15 10:16
→ psyche : 。10/15 10:16
→ psyche : 他搞不好是小六母喪情緒未抒發,國中帶著某種異於常10/15 10:18
推 psyche : 人的氛圍(常人在國中未經歷過重大打擊),又國中年紀10/15 10:20
推 psyche : 部份孩子會比較嗜血殘忍,他就變標靶,他心理悲傷中 10/15 10:21
→ psyche : 恐怕也無力反擊。原po當年母喪時,可能攜帶兄長 10/15 10:22
推 psyche : 要堅強的自我要求壓下,且國二三的同儕已建立交情, 10/15 10:24
推 psyche : 不會欺負自己人,也有人際圈保護,高中同儕的幼稚嗜 10/15 10:25
推 psyche : 血會降低,所以恐怕同是母喪,沒差幾歲經驗也大不同 10/15 10:27
推 psyche : 高中沒人霸凌不等於有朋友。孤立還是很慘。他已錯過 10/15 10:28
→ psyche : 開學黃金社交人脈期,現在狀況不好也很難建立人際圈 10/15 10:29
推 psyche : 找諮商師,原po或許也多個穩定可以討論的專業人士。 10/15 10:30
推 psyche : 網路沈迷是逃避面對和處理心中憂鬱挫折(這正是我在 10/15 10:33
→ psyche : 做的= = 10/15 10:33
→ psyche : 他這狀態去學校也不會好又沒唸書,反而毀了大學考好 10/15 10:34
推 psyche : 和前途。但如何確保他休學用在療傷而非更逃避繭居, 10/15 10:38
→ psyche : 你需要固定的諮商師諮詢。先照顧自己情緒,再談救他 10/15 10:39
推 flower1121 : 網路沈迷是逃避面對和處理心中憂鬱挫折。可以帶他去 10/18 07:59
→ flower1121 : 教會。家人也需支持 10/18 08:00
→ burnmysoul : ......教會......seriously? 10/24 13:13
我不認為教會是一個唯一的選擇。
師母教導我的是依靠神,請祂賜智慧分辨甚麼樣的人你可以選擇信任。
我遇過很勢力的牧師,認識我,只是想認識我可能認識的可以捐款錢給他的人。
有些教會,過度重視醫治的力量,會忽略了醫學也是上帝賜與的恩典,反而太過迷信。
而且教會裡面的人,有些也會有一些八卦圈圈,說人是非。
說實在話,我覺得一個小孩子,盡可能的還是在醫個保護好的圈子裡面活動,
這時候茫然地拓展到外面而沒有經過認識後篩選,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傷害。
對病情有合理的期待,對自己生病的兄弟姊妹,尤其是罹病了,請務必先將期待值降低。
首先,治療也許很快有效果,也許可能很慢,
但是透過醫院轉介的諮詢,我覺得可以先行嘗試。
至於前途,我真心覺得,健康比甚麼都還要重要。
當我跟牧師家人談到他們小孩子的ADHD和憂鬱症,以及23但仍無法從專科畢業的事實..
而他們的小孩也是一直跟他們說: She's not yet ready.
他們會跟我說,一方面是因為我努力畢業成功過,而如何成功。
我的做法只適用國外制度,那就是一學期不要拿太多的課,慢慢完成。
然後父母親的作法是把期待合理化,如果覺得不行,也不要過於強迫。
例如:現在醫生評估,覺得必須要休學,
那最好就是配合治療,不要想著逼回學校會比較好。
如果可以慢慢做比較多的事情,那時候可以適當的鼓勵,狀況許可,就增加一點學業量。
總之就是一切合理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