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vilcherry (邪離子)》之銘言:
: 所以才說,立法機關的選舉方法,是直接影響政黨的組成和取向。
: 和台灣不同,香港的立法會,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方式選出:
: 一是三十五席的地區直選,但不是以台灣的分區立委般,一區一席,票數多就勝出,
: 而是和不分區立委一樣,每區有三至八席(忘了實數了但不重要)不等,
: 並以最大餘額法分配。
: 顯而易見,席數多的選區,只需要百份之10左右的選票,就可以輕易選上,
: 而且由於是最大餘額法的關係,一個名單取多於一席等於浪費選票,
: 故此這樣令這些議席的候選人,不用像台灣般取最接近500的立場—
: 相反,最重要的是政治光譜接近的人不要太多,以免別人漁人得利,
: 所以才有東亞第一名出櫃議員(陳志全/慢必)的出現,又或者為何梁國雄/長毛可以
: 每次選舉都能以相對高的票數當選。
香港人叫這個做比例代表制,目的是保護少數派的利益,增加議會多元化代表性
反觀臺北市分區立委,kmt和dpp是7:1,但kmt實際得票明顯沒有七倍于dpp
這說明臺灣的分區立委選舉,倘若在每一個選區微弱多數,就能在結果上形成壟斷
至于你說一個名單多于一席就是浪費選票,事實也并非如此
首先,弱勢的人可以合組名單,產生協同效應互相支持
其次,強勢的人可以用母雞帶小雞的方式,一張名單夠票就能把弱勢的人帶進議會
第三,把明星放在次席,幫助第一位的新人勝選,郁慕明也用過這招,只是沒成功
另外,現在香港的政黨操作選舉已經相當成熟,每條街每個社區有多少票了然于心
所以,確實越來越少政黨采用一張名單多個主打的方式參選,而是采用分拆名單
在政府指定的同一個選區里面,自行細分拉票區域,從而達到當選議席最大化
以避免出現你所說的,多于一席就是浪費選票的情況
只有公民黨仍然堅持這樣做,有成功,也有失敗,長遠來看,還需要觀察
: 而第二種則是美其名為全港不分區,但必須為單議席單票制產生的區議員提名方可參選的
: 所謂「超級區議員」界別,由於區議員一直不是泛民立場各異的黨派的強項,
: 而在2011年的選舉中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均(幾乎)全軍覆沒,
: 所以現時這個界別的提名權是被民主黨和民建聯兩大黨壟斷。
: 但肯定的是,經地區選上比選這五席容易得多,似乎並沒有令民主黨拿回任何泛民
: 龍頭的地位。
這個設計是當年民主黨和中共在臺底下黑箱交易的成果,是有利于民主黨的
做為回報,民主黨主流支持了當時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
這個交易也導致了扮民主派內部的分化,享受不到成果的人意見很大
所謂壟斷提名權其實并不是重點,全港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才是癥結所在
如前述,比例代表制保護了少數派,即保皇黨,的利益,增加了多元化
如果這五席由全港五個選區分別選出,搞不好五席全部都被扮民主派壟斷
但現在按照比例代表制扮民主派只能拿到三席,無論用什么方式提名,都是一樣的
: 最後一是三十席的傳統功能組別,基本上香港立法會的問題都是來自這邊:
: 這些傳統功能組別包括真的很多人投票的教育,醫學,社會服務,法律,衛生服務界,
扮民主派傳統優勢的功能團體有七個
律師、教師、醫生、護士、社工、會計和資訊科技,但有時候偶爾也有反復
其中會計界和資訊科技界都被保皇黨贏過,現在的扮民主派議員也有保皇傾向
其實扮民主派對功能團體有意見,主要是因為自己贏不了
對比前述五席“超級區議會”,就清楚看到扮民主派的分化對立
能從這五席里面獲益的就支持,分不到肉吃的就反對
這種心情臺灣人是可以理解的,跟臺灣dpp一樣,立委席次減半,現在又自打嘴巴
其實功能團體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因為扮民主派漸漸失去直選的優勢
回歸前,扮民主派在直選議席20席里面占了17席,是絕對優勢
回歸后歷次換屆的結果是15:5、16:8、19:11、19:11,不斷萎縮
時至今日,直選議席已經增至35席,但扮民主派只拿到18席,是微弱優勢
現在天天“拉布”全港怨聲一片,搞不好下一屆就要失去多數了
: 也有規定是某商會成員內部選出的工業、商業數界,甚至是在香港早已色微的漁農界,
: 卻竟然只有一百七十多名選民,當中基層的農民漁民都不包括在內。
: 這樣極度狹窄的選民基礎,自然亦令這些議席難有競爭,在今屆就有14人自動當選,
: 以總數70人來選,有近五份一自動當選何謂甚多。
: 而且由於在制度上,立法會規定任何私人議案,均必須得到地區直選的35名議員,
: 以及其它35名議員同時多數決方可通過,相反政府議案則只須70人一同多數決,
: 更別說基本法已近乎禁止議員提出任何「涉及公共開支或政治體制或政府運作」的
: 法律草案。
: 這比萬年國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 所以,議員除了拉布,扔物品等阻礙議會運作的行為之外,基本上是無法積極地作為。
: 也因此這為這樣,激進的主張一直有支持,而在現時的選舉制度內,那怕是10%就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