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菜市場政治學 http://whogovernstw.org/2014/06/12/fangyuchen2/
◎ 陳方隅/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班
臺南市長賴清德日前訪問中國,在與復旦大學師生座談時,提到「臺獨是臺灣社會的共識
」。姑且不論臺獨的內涵與定義為何、其談話代表的意義為何,本篇文章使用「臺灣選舉
與民主化調查」(TEDS 2013)的面訪資料,對於其中幾項跟兩岸關係有關的題目,做一
個簡單的敘述統計。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是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策劃與執行,TEDS 2013計劃主持人為
黃紀教授。執行單位包括東海、中正、成功、中山等學校的政治系/所,調查時間為2013
年6至8月,有效樣本數為2292。其調查方式是「隨機抽樣」全臺公民,並由訪員到家中進
行面訪,比起一般媒體所做的電話抽樣,更具代表性,因此愈能推估全體民眾的政治態度
。TEDS是長期的調查研究計劃,其成果也已獲美國社會科學資料庫(ICPSR)的資料庫收
錄,可見其資料品質已受國際學術界認證,因此其調查結果比起一般主流媒體民調,更有
參考價值。
臺灣民眾的統獨意向
一般說來,最常見的統獨立場民調是這樣問的:「關於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有幾種不同的看
法,請問您比較偏向哪一種?」問卷當中還問了「除了這個立場,請問您還能接受哪一種?
」這應可歸類於統獨立場的「第二偏好」,此處先省略不談。另外有一題是問最不能接受
哪一種。
表一:臺灣和大陸的關係
最傾向 最不傾向
儘快統一 2.1% (45) 60.5% (1252)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15.9% (344) 1.4% (29)
儘快宣佈獨立 5.5% (118) 27.7% (573)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15.7% (340) 2.2% (45)
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 34.4% (744) 1.6% (32)
永遠維持現狀 26.5% (575) 6.7% (138)
總和 100.0% (2166) 100.0% (2069)
政大選研中心從1994年以來長期在調查研究當中追縱民眾的政治態度,請參考「重要政治
態度分布趨勢圖」。「維持現狀以後再決定」長期以來穩定維持在最多數(32.6%),而
「永遠維持現狀」緊追在後(26.3%)。值得注意的是,「偏向獨立」的民眾在2013年的
調查當中是在歷年的最高點(17.2%);「偏向統一」以及「儘快統一」兩類的意見非常
穩定,尤其前者從2005後緩慢下降,自2008年以來幾乎維持在8%至9%左右,而希望儘快統
一的民意則長期維持在2%上下。
上述的問法是最直覺也最簡單的問法,但我們可以進一步來看,若加上一些後續條件的話
,民眾的統獨立場會有什麼變化。首先是所謂的「和平協議」的部份,「如果臺灣與大陸
簽署協定,大陸保證不攻打臺灣,臺灣也保證不宣佈獨立」,贊成的人有將近七成(
68.3%),這或許也符合統獨立場當中「維持現狀派」的期望。
再來看看所謂的「法理臺獨」(宣布獨立成新國家)可以獲得多少民意支持。「如果臺灣
宣布獨立後,仍然可以和中國大陸維持和平的關係,則臺灣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有六
成五的民眾贊成!不過,若「就算臺灣宣布獨立後,會引起中國大陸攻打臺灣」,則只有
四成的民眾贊成(38.9%)。粗淺預估,中共的飛彈威脅和出兵宣示,大概減少了26個百
分比支持法理臺獨,或者我們可以說,覺得不惜一戰也要追求法理臺獨的民眾,大概有近
四成。
那麼統一方面呢?「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兩岸
應該統一」,有近四成的民眾贊成(39.2%),但仍然不是社會主流民意。另一方面,「
就算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差別相當大,兩岸還是應該統一」
,只有11.3%的民意支持。對中共來說,要讓臺灣民眾支持統一,必須先經過一番經濟、
社會和政治改革(我想,尤其是民主政治、公民自由等方面),這樣一來會讓支持統一的
民意上升三成,但就算如此做,仍有60.8%民眾反對統一,所以,他們似乎還得做更多才
行。
表二:條件式統獨
選項 贊成(同意) 不贊成(不同意)
如果臺灣與大陸簽署協定,大陸保證 68.3% (1431) 31.7% (664)
不攻打臺灣,臺灣也保證不宣佈獨立
如果臺灣宣布獨立後,仍然可以和中 65.3% (1356) 34.8% (722)
國大陸維持和平的關係,則臺灣應該
成為一個新國家
就算臺灣宣布獨立後,會引起中國大 38.9%(795) 61.1% (1249)
陸攻打臺灣,臺灣還是應該成為一個
新國家
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 39.2% (804) 60.8% (1249)
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兩岸應該
統一
就算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 11.3% (233) 88.8% (1838)
政治各方面的條件差別相當大,兩岸
還是應該統一
括號內為樣本數,百分比為橫列百分比。資料來源:黃紀(2013)
若和年齡層做一個交叉比對的話,結果也很有趣。TEDS 2013的資料中,是以十歲為單位
分層:20-29,30-39,40-49,50-59,60以上。如果說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
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贊成統一的比例,在29歲以下年輕人只有24.8%,30-39歲和平均差
不多,40歲以上的比例很接近,大概皆為四成五贊成。即使雙方條件相當,反對統一的比
例在各年齡層皆超過半數。
相對來說,如果宣布獨立不會引起戰爭,則29歲以下年輕人有74%贊成,其他各年齡層也
都有六成至六成五的支持度(40-49歲的支持度顯著低於平均,但是仍然有六成)。如果
宣布獨立會引起戰爭,29歲以下支持度是47.3%,顯著高於平均;40-49歲31.4%贊成、
50-59歲34%贊成,兩組都顯著低於平均;30-39歲組別比平均數略高,60歲以上比平均數
略低,大約是三成九左右。
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影響統獨意向的因素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自我認同」:我們把自己定義為臺灣人
、中國人、還是「都是」?問卷的題目是:在我們社會上,有人說自己是「臺灣人」,也
有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也有人說都是。請問您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中國人」,
或者都是?更有趣的是,後面還有題目接著問:「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請問您認為自
己是臺灣人、中國人還是都是」?
目前已有近六成的民眾(59.6%)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三成六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
人,只有4.4%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且,若是請受訪者「從文化角度」來看,這個比例也
沒什麼太大的變化,58%的民眾認為自己是臺灣人,36.3%認為都是,5.8%認為自己是中國
人。
30歲以下的臺灣人認同高達72%,只有27%認為都是,中國人認同僅為1%。60歲以上中國人
認同最高,有7%,但臺灣人認同也有64%,28%認為都是,皆和整體平均有顯著差異。
40-60歲的臺灣人認同顯著低於整體平均,但也都超過半數(約53%),認同「都是」的比
例從30-60歲大概都在四成左右。
表三:臺灣人認同
臺灣人 都是 中國人
請問您認為自己是「臺灣人」 59.6%(1327) 36.0% (801) 4.4% (98)
「中國人」,或者都是?
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請問 58.0%(1275) 36.3% (798) 5.8% (126)
您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中國人
還是都是?
在兩岸的頻繁交流之下,民眾的自我認同有什麼改變呢?長期的趨勢很有趣。認為自己是
臺灣人的比例,和認為「都是」的比例,大約在2007-2008年左右「黃金交叉」,而且從
2008年以來,臺灣人認同更是持續快速成長。看起來,臺灣人認同的比例會繼續成長下去
。至於中國人認同,從2008年以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這篇網路文章從中國人的角度來
解釋為什麼臺灣人不認同中國)
對馬總統及兩岸政策的評價
從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可說是趨向和緩,雙方也簽訂不少協議,擴大交流。其中最重要
的協議之一就是2010年所簽訂的ECFA。民眾對ECFA的觀感如何呢?問卷題目包括對「臺灣
整體的經濟狀況」以及「家裡的經濟狀況」兩種評估。整體而言,只有19%的民眾覺得「
整體而言臺灣經濟變好」,25.8%認為變差,大多數民眾(55.3%)覺得沒有改變。對於「
自己家裡的經濟狀況」,更是只有2.3%民眾「有感」變好,有11.9%認為變差了,超過八
成五的民眾覺得沒有改變。
表四:對ECFA的評價
您認為在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
構協議」,也就是ECFA之後,
變好 變壞 沒有改變
臺灣整體的經濟狀況 19.0% (353) 25.8% (479) 55.3% (1028)
您家裡的經濟狀況 2.3% (762) 11.9% (1223) 85.8% (1733)
問卷當中有一些題組是關於執政者的表現。其中,跟總統有關的題目包括以下幾題:對總
統維護主權的表現、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促進經濟發展的表現,以及對其整體表現的評
價。在這三個項目中,民眾對馬總統處理兩岸關係方面滿意度是最高的,但也不到四成(
38.4%),超過六成對處理兩岸關係不滿意。在維護主權方面不滿意度超過七成,經濟表
現方面不滿意度甚至超過八成。
總體來說,僅有四分之一的民眾對馬總統的執政表示肯定,有75%的比例不滿意。若以年
齡層來看,最不滿意的是30-39歲年齡層,滿意度僅19.6%;滿意度最高的是60歲以上,但
也僅34.3%的滿意度,其他年齡層和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此調查研究執行期間,是在8
月底違法監聽關說案出現之前,更是在2014年3月的學運之前。)在剩下不到兩年的任期
當中,馬總統及執政團隊必須再好好加油。
表五:對馬總統的滿意度
滿意 不滿意
您對他在維護主權的表現滿不滿意 27.9% (575) 72.1% (1485)
您對他在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滿不滿意 38.4 (762) 61.6% (1223)
您對他在促進經濟發展的表現滿不滿意 19.6% (419) 80.4% (1719)
對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的整體表現 24.7% (537) 75.4% (1644)
結論
看完這些基本的敘述統計資料,以及簡單的年齡對照,不知道大家對於「臺獨是社會共識
」有什麼看法?
如果我們用「六成」當做共識門檻,那麼,這份調查研究告訴我們:1、現在多數人想要
的是「維持現狀」,而「儘快統一」則是最不被接受的選項。2、臺灣應該成為新國家嗎
?若宣布獨立不會引發戰爭,則有六成五民眾認為應該;若會引起戰爭,則有四成認為應
該。3、當兩岸政經社會狀況一致時,仍有六成民眾反對統一,僅有四成贊成;當兩岸政
經社會狀況差距很大時,只有11%民眾贊成統一。4、「臺灣人認同」已達近六成比例,三
成六民眾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4.4%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即使以文化角度考量,
比例也差不多。5、馬總統的整體滿意度偏低,不到四分之一民眾肯定,即使是在兩岸關
係方面,大多數人(超過六成)也都不滿意政府的表現。
筆者認為,不管「臺獨」是不是社會共識,最重要的是,臺灣的未來,當然必須由臺灣人
民來做決定。如何做決定?程序問題、實質的統一和獨立的內涵問題,就必須持續地討論
。例如,實然層面的問題:到底現狀是什麼?臺灣或中華民國事實上是什麼狀態?兩岸關
係到底是什麼關係?應然層面的問題:我們應該繼續以中華民國的名義追求「中國」的正
統代表權?應該修憲或制憲?未來應該往什麼方向走?
過去有很多人一聽到臺獨,直覺反應就是搞陰謀、搞破壞,或說一聽到統一的反應就是賣
臺,這樣的態度都無助於凝聚共識。318學運帶來的其中一點很大的改變是,人們開始愈
來愈不害怕討論統獨,過去由主流媒體及政客所形塑出來的那種非藍即綠,或者非統即獨
的二分對立法,有消融的趨勢。統獨問題攸關全體國民的未來生活,當然必須好好地、理
性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