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讓我們期待官員:不是天才科學家就是神探伽利略!
2014/08/14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又來了! 等到淹才停班課 陳菊、賴清德被罵翻」,是啊,又來了,是誰又來了?!
幾天來的超大豪雨,讓南部地區災情慘重,許多地方都變成了水鄉澤國。相信如果雨正傾
盆的狀況之下,還要趕著去上班上課,真的會讓部分民眾很火大。但是我也相信,不管是
哪個縣市的首長,應該都不會故意去折騰民眾,不確定這是不是基於慈悲心,只是明顯地
那對於他們自己並沒有好處。
再精確一點講,如果以科學數據為基礎的氣象預報真的可以準確到十拿九穩,沒有理由有
人會願意把事情搞成這樣。氣象科學所具有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十分明顯的特質,這也
是為什麼每次氣候災難降臨時,用政治邏輯或是用陰謀論來沾惹,總是特別讓人反感。因
為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的環境中,值得討論的問題理應是:
若氣象預報有一定程度的侷限性,那我們該怎麼辦?
雨量的預測究竟有多難?許多氣候專家都直言雨量是所有的氣候預測中最困難的一環,特
別是像這幾天變化多端的西南氣流,在如此龐大與複雜的大氣體系中,它很難精確地在「
某個時間點」中被預測何時為「特大豪雨」,何時又會是「超大豪雨」。
比方說,如果正逢大家出門上班的早上七點是「特大豪雨」狀態,那麼八點會是更大的「
超大豪雨」還是變成較小的「豪雨」呢?以目前氣象科技能夠掌握的程度,這個問題的答
案就是「無法確知」。所以在一半靠知識,一半靠運氣的狀況下,任誰都很難精準地決策
(這件事絕對是不分藍綠的),因為不管如何裡面就是帶有「賭」的成分。
但是每次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官員賭對了,媒體會把他塑造成神人、偶像;如果賭錯
了,媒體不只把他貶為狗熊、罪人,甚至押著他在眾人面前「認錯、道歉」,似乎只有這
樣才能平息眾怒。久而久之,「道歉」就成了台灣每次氣候災難降臨時,一定要上演的戲
碼,因為政治人物都知道,當許多話說也說不清楚時,「道歉」就是最後一道保命符。只
是,看不膩嗎?
台灣媒體喜歡在大雨滂沱之際,捕捉民眾氣急敗壞的神情,例如媽媽一邊忙著拎小孩逃離
學校,一邊騎車咒罵放假宣布太慢;上班族捲著褲管涉水,順便打臉長官的不知人間疾
苦。然後在淹水的畫面中,下個標題影射大官員沒辦法做出果決的判斷,因此造成小市民
的損失與困擾。之後,再搭配談話性節目幫民眾究責,這時就會看見那些平時不關心科技
議題的名嘴們,個個跳出來口沫橫飛、言之鑿鑿。這種場景就像是錄影機倒帶一樣,反覆
出現在每一次台灣氣候災難期間的媒體畫面中。
台灣媒體對於氣候災害所持有的檢驗標準,似乎官員就是要像偶像劇「神探伽利略」中,
總是料事如神的天才科學家,能夠透過科學分毫不差地評估雨量及風力;不然就要是具有
特異功能,能夠預知未來的鐵板神算,早早就能宣布上班上課與否。其實日新月異的科技
社會裡,四處籠罩著許多不確定的風險因子,它不是一兩個英雄、一兩件措施就可以徹底
解決的事,甚至還需要伴隨著些許的聽天由命以及承受共業的心理準備。
面對這種不期然的氣候災難,媒體理應要能幫我們監督的是,官員能否以風險控管的角度
來衡量整體的利弊得失,而不是僅廉價的塑造英雄或是打落水狗,簡單的成王敗寇。畢竟
氣候預報,某種程度就像是牌桌上的賭局,高超的牌技是必要的,但是任務的本質上就是
有「賭」的成分。因此如果有的首長願意在收集最多資料後,撐到緊要關頭才攤牌,就算
最後賭輸了,媒體也該多檢視決策過程中的品質,給予適當的評價。否則,最後只會逼著
大家都打安全牌,反正早早宣布放假可以皆大歡喜,你我無傷,何樂而不為。至於那些被
擱在一旁,不被媒體青睞的無形損失,就會慢慢累積成我們債留子孫的共業。
官員不該是天才科學家,也不該是神探伽利略,熟悉沒有媒體英雄的氣候災難,或許才是
我們務實面對風險社會的第一步。
http://goo.gl/Rjg97D
每次遇到颱風或豪大雨,媒體老是喜歡以聳動誇大的方式報導災情,並訪問氣急敗壞趕著
去公司的上班族及送孩子到學家的家長,抱怨政府太慢宣布停班停課,害他們一身濕到達
目的地才被通知要回家。民眾會抱怨是正常的,但媒體的炒作及煽動甚而過分的究責實在
是不可取,天候狀況難料,不應該以這種方式報導災難新聞,不但失焦,也模糊了真正問
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