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ian9 (點點)
2014-09-04 20:47:37【哲學星期五@台中】─ 「大家農出來!-無限期支持守護農業」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hx7qZin42qG8Kqkrb1sxOcRyqZQ9x_3
此講座邀請長期投入農業課題研究的逢甲大學劉曜華教授、
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
並以對農業的「非傳統書寫」,而獲得金鼎獎的劉志偉教授,
以及長期守護南屯、對農業有著不一樣觀點的原鄉文化協會江慶洲總幹事,
分別以學術、文學、在地鄉土等不同角度來與大家討論台灣農業。
從楊儒門置放白米炸彈,
到打算供應工業用水而與孕育涵養濁水溪沿線農產品百年之久的莿仔埤圳搶水,
再到苗栗大埔將怪手直入農田毀人良田,
近十幾年來台灣農業不只面臨全球化自由貿易體系所造成的產業衝擊,
更必須面對台灣內部政客與財團結合而進行剷平式開發的「經濟發展」。
台灣長期篤信「自由市場經濟」以及「國際分工」,
同樣在國際大農商以政治、經濟優勢強力促銷下,不僅民眾飲食習慣改變,
臺灣的糧食自給率也逐年不斷地下降,相對政府不顧工業園區閒置率已經居高不下,
仍然要滅農毀田將農田剷除建造水泥廠房,
政府一邊高舉農業轉型,另一方面卻不見推動符合農業效益的政策。
隨著氣候變遷、糧食危機、以及過去一年的食品安全危機。
農業,這個一度消失在台灣社會,甚至是學術領域的課題,
再次回到台灣社會議題的戰場上。
但是,當我們高喊保護農業、守護農業的同時,我們是否看到台灣農業生產的危機?
過度的農藥使用、水資源的衝突、
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競爭、農業觀光化與鄉村就業的難題等。
特別的是,當我們一方面企圖解決糧食危機時,我們如何面對小農生產的不足?
而在追求對於農村社會與農民福利的提升時,
是否看到農業部門大量補貼的事實,以及這樣的補貼,對於農業創新發展的阻力?
或者,大家有看到台灣現階段的小農體制,已經導致青年農民進入農業的障礙嗎?
更重要的,我們對農業的復興,是追求農業的生產復甦?
還是只是一種都市中產階級的懷舊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