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eanvanjohn (尚市長)》之銘言:
: 我的憤怒稍微平靜一點了,不過還是在燃燒之中...
: 有人說,"要講台語才算是認同台灣,
: 就算是'外省人'也要講台語,不然不算是認同台灣"。
語言只是1種溝通工具。香港人也唱臺語歌。何韻詩是香港人。她唱的臺語我
只聽出非常少的錯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ahk2nUabM
所以,如果你真的認同臺灣,講臺語只是門票。
臺灣很多的年輕人不會講臺語。是因為有個在中國本土(mainland China)
戰敗的只統治中國24年的政府(1925-1949)來臺灣以後,想把臺灣弄成「復興」
基地。很可惜,中國無論語言或文字,中國官話其實不應該是臺灣人來復興。
中國官話應該是由中國人自己決定要怎麼使用這語言。相反的,原本就是臺灣
主要語言的臺語就被這個「假中國政府」,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名給摧毀了。
現在沒有臺灣人的名字可以用臺語拼。可是為什麼蔣介石卻是粵語拼音。孫逸
仙也是粵語拼音。蔣介石不是很喜歡國語嗎?為什麼自己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
國語呢?
因為國語只是這個「假中國政府」表達「我是中國合法政權」的工具之一而已。
只可惜半個世紀過去以後,誰是王、誰是寇實在是太清楚了。現在的中華民國
只剩下中華零國。因為一個中國政策太成功了。所以,在兩個國家搶一個位子
坐的情況下,中華民國現在早已經不是世界各國所承認的國家了。
最近很多真中國人來臺灣。我一聽竟然可以清楚聽出他們「真正中國人說的中文」。
相反的,所以我們的國語都不是中國人說的中文,而是臺灣自己創造出的中文。
所以我們學的國語也不是標準的國語。國民政府自己的國語其實不太標準,想要
用臺灣複製出道地的中國實在太難了。
所以我會問的問題是,為什麼身為臺灣人要幫中國人保存他們的語文,而不是
說自己的語文?我們應該要用臺語寫詩、臺語寫作文、以及用臺語思考才對。
至於「外省人」或「本省人」問題。還是回到語文最初的問題。語文只是溝通
的工具。在99.9%的本省人都學了外省語之後,外省人中有多少願意學本省語?
如果連學都不願意,還在覺得本省語才是方言,那要談什麼認同?站在臺灣人
(如果臺灣是個獨立國家的觀點),臺語不再是方言了。如果臺灣是個國家,
那臺語就應該要是國語。是中國人說中國話。是臺灣人就應該說臺語。中文對
獨立國家臺灣是外國語。只是“optional”而不是“essential”。未來的獨立
國家的臺灣人有權利決定他們要用什麼語言當作國語。
: 看到這種言論,身為此人口中的"外省人",我覺得非常憤怒。
: 為什麼我一定要會講'台語',才算認同台灣呢?
: 台灣有很多的年輕人都不會講'台語',難道他們都不認同台灣嗎?
: 我不知道這人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講出這種話,但我只覺得很憤慨,
: 因為我相信我認同台灣的心,不會輸給某些'講台語的人',
: 那麼,這些自命台獨的,憑什麼將我拒於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