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FB] 最愛戰文理組的始祖就是國民黨政府

作者: DCHC (純愛基本教義派♥)   2016-08-16 23:39:44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NijLJrt ]
作者: DCHC (純愛基本教義派♥)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FB] 最愛戰文理組的始祖就是國民黨政府
時間: Tue Aug 16 16:56:48 2016
※ 引述《StockVirtual (史塔克 @模擬股市)》之銘言:
[del.]
: FB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ntupoet/posts/10154388060858186
: FB內容:
: [新聞] 不敢跟朋友聚會!台大碩士待業8個月「50封履歷」全沒回
: 從這一連串文理組戰文就看得出來,台灣無法進步的原因在哪。
: 哪個國家像台灣這麼愛戰文理組?
是少數人自己愛戰文理組吧?
歐美的高等教育,延續古典拉丁教育的傳統,不分文理。
: 最愛戰文理組的始祖就是戰前中國的國民政府,
: 文理組的分類是引進近代西式教育體制才有的,
: 但清末在帝制中國長久的科舉取仕傳統中,意圖以西式教育的學歷取代八股科舉的途徑,這就造成了強烈的教育為國家統治階層服務的取向。
: 經過北洋政府到國民政府時期,此種取向仍然大致不變,再加上對於全盤西化會動搖統治權威的疑慮,又喊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那麼,什麼是體,什麼是用呢?
: 當時在教育政策論辯上,理工被認為是「實用之學」,並且興學成本較高,導致比較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反之,對於會直接衝擊統治權威、辦學成本又較低的法政學科,以及愛找麻煩的文人,官方的態度就是將之鄙斥為「干祿之學」,設法控制並壓抑其發展。
清末爭論的事情,不只是你說的以西方教育的內容取代我國科舉教育的內容,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爭論,包括我國除了學習西方的軍事科技,
還要學習西方文明的完整知識,
所以眾人爭論政府制度應該採用君王(立憲)制或總統制,
然後開始爭論我國是不是應該像國民黨最初所說,改成基督教國家。
一派先反對儒家,這一派看到國民黨內某些人最早宣傳的基督教思想,才改變立場,
這一派並與戊戌變法的領導人合作,支持儒家思想,並想把儒家變成儒教。
後來這一派與社會主義支持者合作成為新儒家,
其中幾位是國民黨內的名人,當時國民黨還沒下定決心反對社會主義,
所以這些相信無神論的人還留在國民黨,例如陳獨秀。
這些人相信社會主義,反對國民黨,支持共產黨。
民國38年後,這些人卻被共產黨當成敵人。
: 到了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當然也把這樣的觀念帶過來,並且和日治時期養成的社會菁英發生嚴重衝突,二二八事件後期,殺掉最多的就是這些在日治台灣漸被重視的法政人才。
這與日本帝國無關,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分為文理兩大類,
日本職業教育的優點是日本人做事很認真,嚴格遵守規定。
: 後來白色恐怖時期又搞出了「台大哲學系事件」和各種文字獄,連學文史哲的都不放過,這當然在台灣人心中,投射了強烈的「珍惜生命,遠離文組」的印象。
談憲政制度與教育政策時提到台大哲學系事件,
那你們是不是支持宣傳無神論和社會主義的王曉波教授?
XXX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