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snumax (^_^)》之銘言:
: 標題: Fw: [FB] 洪慈庸 台灣值得更好的勞動/醫療環境
: 時間: Tue Sep 20 16:06:23 2016
只針對RIFF推文回應,其餘恕刪。
:
: 推 RIFF: 據我幾年來PTT觀察 醫生絕大多數是反對的 09/20 19:34
在PTT上觀察幾年,就要打翻醫生們直接在醫院、診所的工作體驗?
我的前輩們很多是醫院經營高層,講話不一定準。但是有在聯絡的同學們,
並沒有一個反對納入勞基法。
: → RIFF: 醫生希望事少錢不變 不希望事少錢少 09/20 19:35
: → RIFF: 比起錢少 他們寧願事多錢多
09/20 19:36
不止醫師,絕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事少錢不變,甚至事少錢多,最好還能離家近。
長庚體系對於去厦門長庚支援的醫師,多給了近一半的薪水當補貼,但願意去
的醫師仍不多,必須要強迫輪調才有足夠醫師維持厦門長庚。
醫師都寧願事多錢多?
老一輩的醫師我不敢說,和我同輩的醫師們,現在很注重生活品質,不願為了
賺錢犠牲生活。
要我們犠牲一些生活來照顧病患或作學術研究,還是不少人的選擇。但只為了錢
的,現在很少了。
我畢業那幾年,急診科擴充人力很多,同學們的考量就有急診班上完,病人就交
給下一班醫師,不會有半夜突然被叫起來趕到醫院處理病人的狀況。當然急診的
薪水也不輸給其他大科。(皮膚科和眼科除外)。
過去在醫學中心等級的大醫院,住院醫師的薪水比一些區域型中等醫院要差,但
多數人仍想進入醫學中心,考量的是在醫學中心能學到更多、更複雜的病例。
當時區域型中等醫院,必須付出比醫學中心等級更高的薪水及相對較輕鬆的值班,
才能吸引到住院醫師。也因此,中型醫院的年輕主治醫師早幾年前就開始值病房
班了。到我訓練那幾年,長庚內科開始有招不滿的危機,也就開始試辦主治醫師
值班,一晚的價位開到10000,但仍要用半強迫方式才有人願意值。
: → RIFF: 癥結主要在醫師這整個階級 09/20 19:36
: 推 RIFF: 醫管絕對不是問題,只要納勞基法,勞動條件立刻改善一大步 09/20 19:39
: 推 RIFF: 我來講白點: 揣測或有誤 09/21 15:25
: → RIFF: 如果人手倍增 薪減半 事也減半 訓練期程也倍增 09/21 15:26
: → RIFF: 這樣表示醫師升主治的年歲變晚變老,表示在退休前 擔任主治 09/21 15:27
: → RIFF: 的年數變少。每少一年 等於少賺幾百萬。 09/21 15:28
: → RIFF: 這樣大家懂了吧?
這是你根本不懂醫師訓練流程在亂猜。
人手倍增,事減半,薪不一定減半,訓練期程還是固定。
現在的狀況是六大科住院醫師人手倍增之後,人力資源可能都還不夠,還需要
主治醫師下來值住院醫師班、做住院醫師工作。
至於訓練期程,住院醫師訓練是看年資,每年每年的工作和學習目標都不同,
循序漸進的學會各科的疾病和各種事務,同時參與科內研究計劃。
這些訓練期程是由各專科醫學會設計,配合專科醫師考試。訓練期滿考試通過,
拿到專科醫師資格就能被聘任為主治醫師。
訓練醫院是否有主治醫師缺額是另一回事,若沒有缺額可留下,就要考慮開業
或轉去別的醫院。(很優秀到醫院想留人是另一回事)。台灣目前醫師和人口
比數在先進國家並不算特別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勻。專科醫師若不限定要留在
都市,不會找不到缺。
: → RIFF: 此外 人手倍增表示將來出去自行開業的醫生數將大增。 09/21 15:29
: → RIFF: 小診所獲利變超差。 懂? 09/21 15:29
: → RIFF: 所以 醫生都不想要 醫學院增額 、不想要更多人手支援 09/21 15:31
: → RIFF: 醫生寧可趁年輕 辛苦點熬一下。 09/21 15:31
: → RIFF: 醫生主流都是很敢拼賺錢的。所以這議題在醫生階級內沒共鳴。 09/21 15:33
: → RIFF: 你去看: 醫生開記者會公開抱怨這點的 極少。 09/21 15:34
醫生開記者會少,是因為忙到沒什麼時間開記者會。
若是上媒體的醫師,有人反對納入勞基法嗎?
臉書上可以去找找「醫勞盟」的專頁,看有多少醫師贊同醫勞盟的主張?
: 推 RIFF: 工程師是自由市場 能不能升很難說 09/21 18:54
: → RIFF: 醫生是員額管制的市場 不能一概而論 09/21 18:54
: → RIFF: 議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但是問題出在不直誠 很多人不想直說 09/21 18:55
醫師對某些議題不想直說,有我們的考量。
但對工時、工作安全等等,很多醫師是直接說出想法、直接表態的。
不要把PTT上的「觀察」直接和現實世界劃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