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天空,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https://imgur.com/aaFGWsX
個人在年改之前就登出了,任公職超過十年,幸運地有領到政府應該付的65%
離開公職的原因既不是錢給不到位,也不是心受委屈
(有專業加給,薪水在台灣算不錯;工作委屈當然也有,但也沒那麼委屈)
會選擇登出只是覺得這份工作無法繼續提升個人價值而已
簡單來說,就是這份公職不能再讓我成長
登出多年後,我從來沒後悔擔任過這份公職
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機會大約每兩年就輪調職務,歷練不同工作挑戰
加班雖然辛苦,加班費又低,但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工作,我覺得很值得
"Working hard for something we do not care about is called stress,
working hard for something we love is called passion." - Simon Sinek
本篇文章大致涵蓋五點,最後以台灣與挪威公務體系的比較作為結尾
前二點比較適合對登出公職有疑慮的人,後三點比較適合對公職仍有熱情的人
1.穩定?
這份穩定是生活的保障?還是創新的束縛?
留職停薪念完碩士之後,讓我開始覺得這份穩定其實是種危機
離開職位兩年後,回來發現做的事都一樣,做的方式也一樣
代表著這份工作雖然能給我生活的保障,卻不能再讓我成長
"You'll never get anywhere by staying in your comfort zone." - R.S. Grey
2.沉沒成本?
好不容易才擠進公職窄門,登出值得嗎?
節錄維基百科的例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9%E6%B2%A1%E6%88%90%E6%9C%AC
"如果某人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
此時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沉沒成本。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1.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著看完;
2.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
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
這樣只是花了點冤枉錢,還可以通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
而選擇前者還要繼續受冤枉罪。"
個人覺得準備國家考試不太算是沉沒成本,因為至少還有學到一些學識
雖然學識現在已經忘了差不多了,但學習方法是不會忘的
即使當初準備國家考試非常辛苦,也不該是現在忍受著這份公職的理由
"All we have to decide is what to do with the time that is given us."
- J.R.R. Tolkien
3.身心健康及家庭 > 工作
在不危害身心健康及家庭的情況下,為工作熱情而加班是可以接受的
當工作開始危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或家庭和樂時,請開始考慮或建立其他選項吧!
"Work is a rubber ball. If you drop it, it will bounce back.
The other four b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