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ustinXD (Justin)
2023-07-08 11:37:04看一堆食古不化的推文 笑死人
還在那邊歧視跟誤解心理諮商
然後用恐懼跟懷疑去看待人事給的福利
心理諮商就是每個人都有各種壓力
不一定方便跟親人朋友說
去找人聊天而已
沒在西方職場工作過也看過美劇吧
一堆企業高管也是固定會去找shrink
不是人家有毛病
是人家會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不會透露談話內容是最基本的職業倫理
人事有只管核銷
難得公家機關有這麼好的資源不用
一次心理諮商3500
我記得給6次就是2萬1000元
還給你公假
天啊 這麼好的福利還不趕快不用好用滿
※ 引述《ptt9999 (ptt999)》之銘言:
: 請問有人有用過員工協助方案嗎?
: 裡面感覺很多項目 包含心理諮商、財務、健康、法律等
: 我自己每年都是心理諮商用到滿
: 法律用過2次
: 但財務跟健康沒有用過
: 請問有人有使用過這兩個選項嗎?
: 主要是做怎樣的諮商呢?
: 心理諮商就是找一個諮商所跟諮商師一對一對談 我固定都選擇禮拜六
: 法律諮商基本上要配合律師事務所上班時間以及律師本人時間 因此比較需要請假
: 如覺得可以亦可直接委任律師
: 目前我覺得這兩個都做得不錯
: 但健康與財務我就沒用過
作者:
uco330 (向雨祈禱)
2023-07-08 12:07:00但是去他就是聽你抱怨 然後安慰你勸你想開點這樣而已吧 @@比如我跟他說我業務太重 說完之後業務也不會變輕呀...
作者: SaluteYou (Hao) 2023-07-08 12:21:00
所以你去諮商的目的是想減輕業務?那你去找主管說
作者:
repast (Simon)
2023-07-08 12:31:00一樓是在公蝦毀= = 心理諮商這麼簡單那人人都可以當心理諮商師了
有沒有差我不知道,但未用先猜是你阻斷自已可以的選擇也讓看發言的人阻斷了一個選擇,嚐試一次,就算沒用,你能失去什麼,不過諮商時間而已
真的,公部門的觀念是不是可以進步一點啊,心理諮商到底是有什麼大不了的..
作者:
uco330 (向雨祈禱)
2023-07-08 14:27:00我的意思是 他不能解決我的壓力來源啊
聽人抱怨本來就要(時間)成本呀,對價政府編經費幫你出
作者:
mistfeast (ahajessica)
2023-07-08 14:52:00不是全國統一都有六次qq
作者:
fcz973 (名蒸蛋柯南)
2023-07-08 14:53:00我尊重專業但我覺得那個沒用,算不算食古不化
作者:
uco330 (向雨祈禱)
2023-07-08 15:33:00心理問題是壓力造成的 壓力源沒解除 只是聊聊天會有效嗎?
作者:
justinXD (Justin)
2023-07-08 15:35:00有人是在說所有的心理治療都沒用 西方看shrink的人都是腦殘嗎 還是有可能只是你自己以井觀呢 真是笑死人
作者:
qaz13579 (散彈槍太散了)
2023-07-08 16:00:00心理治療 有時候也是讓你多幾個面向去看事情跟思考事情等沉澱了在找方向去解決 有時候問題不在問題本身 而是人一直在鑽牛角尖啊
幹嘛那麼氣,不過我很好奇說諮商對你沒用的那位,你分享了我們聽到了,不就這樣,你再講一次,有什麼用意嗎?還是你想暗示或從你諮商沒用連結什麼事情,有什麼你不能講明白的呢?
去諮商後 會多出很多調適跟面對壓力的不同方法 而不是一直執著在自己活該業務多 沒救了這樣例如原本不敢向主管要求減少業務的人 經過諮商後 會比較敢開口
作者:
fjdkqp (玫 瑰 花)
2023-07-08 23:33:00諮商師或許可以解開一些結,原則上同事的業務壓力也差不多,但每個人面對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不太一樣,有人會更吃力
作者:
kutkin ( )
2023-07-09 02:51:00如果去一次是真的就像一樓說的六次的話大概可以教你 ABC理情行為治療沒有辦法解決你的壓力 但可以解決你的觀點
說穿了只要讓你"自我感覺良好"就算成功美系諮商學的"倫理"(其實是工具化),批量灌輸雞湯
作者: qazws08 ([戲言]) 2023-07-09 08:35:00
諮商才不是灌雞湯,是給你一個倒垃圾的機會
作者: migration265 (白馬boy) 2023-07-09 09:43:00
蠻推薦的
作者:
mina (二分之一木頭色~)
2023-07-09 21:20:00我用過一次,但是請自己的假,沒有收到單位刁難
都什麼年代了還這麼多人對諮商有誤解,很多時候壓力源並不是表面上工作造成的那麼簡單,諮商師可依個案狀況協助釐清根源並提供思維轉換跟情緒管理的工具
作者: tghk17 (蘄) 2023-07-10 08:48:00
去諮商可以請公假嗎?
作者:
setraise (Better Life!)
2023-07-10 11:55:00與其你忍住把負能量倒給同事和家人,不如給專業人員,他們賺業績,你至少不會得罪人
所以因為业務重過勞造成身體生病也不用去看醫生,因為醫生也不會幫你減輕業務
認真講,只有作"婚姻諮商"才會有效,要把主管一起找來作工具化的"諮商倫理"表面偉光正實則渣到底,是為了批量提商品服務,心理專業人員也不過是徹底屈從規範的工具人順便營造不能懷疑批評"心理商品"的氛圍-都是你的錯
樓上,也許是你講的這樣,不過你表達完具體意見是? 要去不要去?遇到心理問題不去有什麼更好的方式?那麼對於正在下沈的人,你給他們什麼浮木?留下心理諮商無用的陰影,然後陰影下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