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時間】「如果你是生活雜誌的編輯,就別整天坐在辦公室。」
──專訪黃威融《雜誌俱樂部招生中!》
當知道自己要擔下訪問黃威融的任務,內心是格外緊張的。
過去的其他採訪,都是以「專業」兌換「專業」,
靠著問題和文字,建構出導演、表演者、創作者的心境轉折,
但當你的專業和受訪者的專業高度重疊,
讓這場訪問反而更像一場過往經歷的檢核,
亦或是前輩濃縮菁華的傳承。
黃威融,《Shopping Design》和《小日子》創刊總編輯,
現在是誠品書店免費刊物《提案 on the Desk》的顧問。
去年底出版的《雜誌俱樂部招生中!》,
他請來平常合作的撰稿者劉揚銘寫下對自己的觀察,
文章是這麼說的:
二〇一三年秋天參加威融揪團的離職員工退輔會屏東三日遊,
行前須知的 email 裡,
他要求坐他車子的乘客要準備 6 張 CD,音樂要適合聊天襯底。
由於推薦專輯完成透露出個人喜好,
若有太不知長進、墨守成規的選擇,會被威融拒絕同車,
我勉強靠日本樂團 Mr. Children 在一九九六年發表的
《深海》專輯爭取到一席座位。
從屏東北上的車上,我和威融邊聽這張專輯邊討論,
一致認為這張專輯安排曲目順序和串接的方式就是雜誌編輯的精髓。
我在這次的訪問題目裡刻意融入黃威融在書中提到、
為 HTC 設計師準備的採訪大綱,包含最推薦的一期雜誌、
不可不聽的一張專輯、絕對要看的一部電影,
想聽聽他自己的回答。
沒想到,這卻成為訪談的開頭,
「先回答我這幾個問題,我再告訴你我的答案。」
突如其來的反問,並非為了暖場閒聊,
談到後面才發現,他已經靠這幾個問題,
親身示範了究竟「何謂編輯」:
從提問了解說話的對象,把片段的回答細細組織起來,
從而理解、顯露每個人所談所想背後的思路,
就是編輯的開始。
也再度驗證他的腦海裡,
肯定時時刻刻轉著所有關於「編輯」的事。
讀者怎麼看雜誌,你就怎麼編
如果說編輯有好壞之別,
到底應該怎麼看雜誌,才能明白其中端倪?
黃威融隨手抄起一本 2015 年 3 月號《提案 on the Desk》,
「這是誠品每個月出版的 free paper,放在店頭供人索取。
它很輕,雜誌中間還夾著一本突出來的別冊叫《現場》。」
這回答看似不著邊際,他卻接著問,
「你覺得讀者是怎麼看《提案》的?」
想像讀者,應該是編雜誌的基本功,
但能像黃威融想到這般具體,並不多見。
「通常是有一個人,他和朋友約在誠品,但卻早到了,
只好一邊滑手機、一邊等對方的到來。
等得太久,LINE 和 FB 已經逛完,
實在不知道還能看哪些網頁,正巧看見一旁擺著的提案,
就順手拿起來翻一翻,打發時間。
所以,《提案》用的紙張很輕,
站著看或單手拿都不構成負擔,但這種紙疊起來會蓬蓬的,
看起好像有點份量,會吸引人想拿來翻閱。
至於突出雜誌外緣的《現場》,則是誠品當月主推的講座,
為了讓你夠好奇到願意打開活動節目單,必須做的獨立而突出。」
解釋完用紙和尺寸,他打開雜誌內頁,談起了「落版」。
《提案》和一般雜誌的邏輯完全相反,
將封面故事的文章集中放在最前面,之後才出現固定欄目。
他解釋,
「free paper 的特性就是隨手翻,
讀者如果願意拿起來,就是對封面題目有興趣,
一定要讓他一打開就看見相關內容,滿足當下的需要。
也因為是站著看,每個段落不能太長,
中間要有小標增加閱讀斷點,每篇文章絕不超過兩頁。」
最後的固定欄目也有學問,以每月焦點人物為例,
「我們不會只用一張人物主照作視覺焦點,
像這期楊力州的稿子,會同時列出他拍過的紀錄片簡介和新出的書,
增加吸引目光的元素,讓讀者不覺得無聊。」
他一一介紹《提案》裡的欄目,除了封面故事,
還搭配特別企劃、焦點人物、選書、樂評、風格文具等。
「以前還有個和獨立樂團合作的專欄,
但因為唱片業銷量低迷,也就取消了。」
他感嘆地說,每撤下一個欄目,
都代表著一個產業的滑落甚至消逝,
這也顯現雜誌和社會脈動的密切關係。
編輯才能,源於熱情和日積月累的專業
問他,為什麼台灣的好雜誌這麼稀有?
「大部份原因是編輯沒有才能。」這個回答直截了當。
「我當然知道體制和市場會影響編輯走向,
但是才能不夠,其他還有什麼好說的?」
他口中的才能,不全然是指編輯和撰稿的天份,
還包含那些靠著後天的熱情,
每日每夜、一點一滴投入鑽研,逐步建立起來的領域專業。
「我不是天生下來就會編輯,就只是喜歡閱讀、喜歡圖文,
對這件事有一個強烈的偏執。」
黃威融說,在累積多年的編輯經驗後,
他才想起大三時和林暐哲做的一次訪問,
對他一路堅持做雜誌有著很大的影響。
「這個訪問改變我的一生,
感覺他是真心在做音樂,那份熱愛非常純粹。
1990 年,林暐哲曾組了個樂團叫做 Baboo,沒有太大的成功,
過了 7 年,才遇到魔岩的 Landy(張培仁)邀他擔任製作人,
要做楊乃文的第一張專輯。
當時林暐哲說他真的很想做這個專輯,
但如果要簽約,(Landy)就得接受他開的一大堆條件,
不希望被公司干涉太多。」
黃威融笑著說,這聽起來很傻吧,
第一次聽這個故事時,也沒能體會太多林暐哲的心情,
後來才明白他在之前已經磨了這麼久,
每天腦海裡轉的都是怎麼做音樂,
當然能夠在面對下個作品時,浮出清楚而明確的圖像,
就像是自己在做雜誌時一樣。
「不過,現在大家只記得林暐哲在 2003 年做了蘇打綠的專輯,
卻忘記很多以前的事情。線上的編輯缺乏這些背景知識,
你怎麼能編出好的內容?」
他強調,每天的思考、鑽研和資料閱讀,
會逐步建立對產業縱向的深度理解,
如果你一點概念都沒有,對受訪者來說就是連注音符號都不懂,
又有什麼好談的?更遑論才能和專業。
舉個更實際的例子,
「假如你是生活風格雜誌的編輯,對桌上的杯子很有興趣,
那就該盡可能地逛遍台北各地展示器具的小店,
像是常常泡在『小器』裡,和賣雜貨的老闆聊聊天,
去接觸、尋找大量的資料來滿足你的好奇,
而不是成天關在辦公室裡,就想要做出一個和器物相關的封面故事。」
無論是哪一種編輯,都要憑藉對於該領域的熱愛,
驅動你去閱讀、聆聽、碰觸和感受,
建構出有廣度和縱深的知識體系,再以編輯技法傳遞給讀者。
雜誌是師徒制,只能手把手地教
在紙本雜誌裡打轉了 10 幾年,
目睹產業從高峰往下沉潛,黃威融心裡興起的感嘆,
並不是讀者背離和消失,而是編輯功力的斷裂。
「我始終相信雜誌是手工業。
但因為紙媒衰退,像我這樣的人離開了線上,
以前累積的一身本領,你們就學不到了。」
這不是說他有多厲害,
而是他前後跟著詹宏志、陳素蘭、鄭林鐘和詹偉雄等師傅,
手把手的指導,逐步磨練出雜誌製作和編輯技法,
幾乎可說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黃威融,
可是這些經驗卻和他一起退出媒體。
愈來愈少人可以教、可以學,
更逼得那些有機會成為明日總編輯的年輕世代,
選擇走出媒體,向外尋求發展。
「這是我覺得最悲傷的事。他們能發揮的舞台相對少太多了。」
以當初創辦《Shopping Design》來說,
還是通路回頭詢問媒體要不要開創新的設計雜誌,
讀者閱讀需求顯而易見,公司也願意投資經費,
放手讓他去做。
「現在我也沒辦法眼見雜誌低迷,還跟年輕一代說,
好好幹、繼續努力就有光明的未來。」
但這不表示他對雜誌持著全然悲觀的看法。
「傻一點的說法,
就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看多了會得白內障,
人類還是需要紙媒的啦!」
黃威融笑說,從近年眼科患者的年齡層大幅下滑,
就足以證明科技的不親近性,畢竟數位載具還在發展初期,
廠商只會忙著更新技術和開發功能,哪會思考到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
另外,從近幾年看見美國生活雜誌《Kinfolk》和
日本質感生活誌《& Premium》的崛起,
讓他更相信只要找到對應新世代的風格和內容,
仍然有很多機會等著編輯去做。
「台灣如果有哪個女生對物質生活、文學、藝術和雜誌製作有豐富經驗,
可以做到《& Premium》的四分之一,那肯定獨霸台灣市場。」
明明也是談論咖啡店、麵包、服飾、雜貨店,
卻能以嚴謹的結構堆疊出有料的內容,
還成功跳脫女性雜誌的濃妝豔抹,營造出返樸歸真的氣質。
黃威融說,
相同的主題拿到台灣雜誌編輯部的會議上討論,
大概只會落得「以前做過了」之類的回應,
「但『做過了』和『做得好』,其中又有著多大的落差呢?」
他建議,雜誌編輯們應該從自己喜歡的事情出發,重新思考選題與走向,
因為有愛,會驅動你去挖掘和深入研究,
「而不是整天上下班打卡,以交差了事的心態做雜誌。」
採訪、撰稿:YURiA
攝影:李晨瑜
拍攝地點:七三茶堂
《雜誌俱樂部招生中!》
作者:黃威融
出版:大塊文化
時間:2014 年 12 月
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