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出版業大衰退 文化部將推[統一定價制]

作者: cclio (cc)   2015-05-17 14:50:10
覺得這消息實在太模糊了,很多方面都沒說清楚。
首先,不只在一個地方,只要講到出版危機,遠流的王榮文先生都強調圖書館採購。這想
法完全排除了讀者,讓我有點驚訝,因為每個編輯看自己的書籍銷量幾乎都是看三大,所
以,經營者看的報表與編輯看的報表不同,我覺得是一個大問題,到底政府採購或其他特
通占了營業額多少,會讓出版社老闆視之為重點推廣項目?淨付書價七折能彌補多少流失
的讀者?主編、行銷、業務是否都應該知道正確的書籍銷售方向,才有辦法明確訂定自己
的讀者,或者知道書籍應推廣方向,而不必大家都用自己的主觀去猜測。
近幾年的討論會發現一個很大的落差,老闆們在意的部分與基層在意的部分變得毫無關連
。基層還在辛苦地尋找與推敲自己的讀者,經營者與老業務們看的是政府部門採購與大陸
市場。這樣應急的方法最終會讓出版產業變得什麼樣子?能否還留住讀者?
第二個是文中提到的「限縮實施統一價格的年限」,目前文化部與業界老大們商量出來的
年限到底是怎麼計算?幾年之內不得降低折扣呢?因為這也牽扯到二手書店的業務。有些
二手書店,能以不到79折就買到新書(尤其TAAZE是販售者自己定價的),大幅增加新書
以低折扣在市面流通的數量,等於與出版社是競爭關係。我不會覺得二手書店如此不好,
只是,在原有相衝的情況下,政府打算怎麼健全訂定法規?以幾年為期限?幾年之後可以
有折扣?那麼二手書店方面政府打算如何處理以維持平衡關係(這也牽涉到讀者會不會乾
脆去等二手書,或者不等了,就這這樣直接流失)?如果折扣政府要訂定標準,那二手書
店的折扣,政府打算干涉嗎?怎麼干涉?怎麼維護二手書店的生態?這都是現階段新聞出
來後完全未說明的部分。
第三,統一定價制是否就能取代了通路詮釋書籍的話語權?出版社的困擾不單是折讓、回
饋金等被壓制的部分,還包含對出版社的大小眼、挾銷量(或下量)指點出版社改變走向
。如果統一定價制能讓各式各樣的過度行銷褪去,回歸詮釋書籍本身,以書籍來面對讀者
,我覺得或許不是壞處(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但這似乎沒有同時解決書籍詮釋權的問題
。只要通路還能挾持銷量下量來對出版社、編輯施壓,書籍的製作團隊就沒有機會真正去
摸索讀者。那定價制是增加變數,還是能維持原先想要的「美意」,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有有個問題始終不太明白,新聞裡提到文化部長說,「請財政部要減稅或甚麼的,他
們不樂觀,他們說走這條路走來走去還是走不通。」當初文化部的提議到底為何?為什麼
用賦稅相關的法規來處理行不通?
我覺得出版產業有很多不透明的部分,這些不透明,讓生產端要對讀者說明都會有難度,
最後統一定價制像是大老們與政府的實驗玩具,大家變得還是只能隨法規漂流,更加對讀
者無法交代。
作者: teemocogs (teemo)   2015-05-17 21:44:00
已發出本文章獎勵!
作者: hope39 (Less is More)   2015-05-18 21:29:00
推一下,很細緻的觀察與提問!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5-05-22 17:25: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