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大家出版總編賴淑玲:我們認為有價值的

作者: pushking (推王)   2016-06-30 00:18:04
OKAPI
【編輯.邊急.鞭擊】大家出版總編賴淑玲: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書,往往十分難做
作者: 柯若竹 / 2016-06-23 瀏覽次數(5235)
「對我來說,一步步嘗試更難的路線很重要。你必需認清眼前該怎麼往下走、能力的極限
到哪裡?那是個不斷探索,不斷思考和不斷發現的過程。」是指編輯與出版嗎?不是喔,
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正興高采烈談論的是登山。近年她熱衷投入登山,出版了經典作《
聖母峰之死》,假日常備行程不是加班,就是在上山途中。
「爬山的終點在山頂?錯!那只是路程的一半。你會把全副精力花在上山,可是下山才危
險。所以爬山的任何階段,都要想著有沒有辦法到達山頂之後還能下山。」又是描述登山
嗎?不,這段是講編輯。
賴淑玲順手抽出《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為例,「出版
一本書最棘手的障礙,通常不在版權難簽或封面失手這類技術問題,而在你有沒有辦法建
立足夠的連結、怎樣帶動台灣社會持續討論。」這套書總計五冊,日前剛推出第一冊,印
好鋪到門市僅算抵達山頂,吹個風擦個汗,還得思量如何漂亮下莊。編輯的雄心鴻志,不
僅希望第一冊就廣受矚目,還要想方設法透過媒體和行銷維持討論熱度延燒長達兩年──
此謂「下山的危險」。
有幾成信心?「非常薄弱!」賴淑玲狂笑坦承,「有些書我們考慮長達一兩年,有些第一
眼就決定簽了,這套書屬於後者。而且只要再多想一步,就沒辦法出了。」明明是連水深
都來不及測就跳下去的決定,她說得舉重若輕,還笑得歡樂。
「出哲學課本是為了彌補受教育的缺憾,我從小就非常討厭課本,但我不討厭閱讀也不討
厭學習,單純是因為我們接觸到的教科書完全在剝奪你學習的樂趣。」賴淑玲隨口列數大
家出版的書籍如《食物與廚藝》《這就是當代攝影》《極簡烹飪教室》《攝影師之眼》系
列,不少皆屬「準教科書」等級,這並非偶然,「現在提到哲學就覺得是一群人在賣弄知
識,講些跟我們不相關的東西,可是不對啊,當初哲學家會形成這些理論體系,正是因為
他們認為這些事至關重要。」賴淑玲冷嗤一聲,「很多時候,妨礙我們吸收知識的不是知
識本身,而是知識呈現的樣貌。像當年考三民主義我要作弊也沒辦法,因為連題目都看不
懂,但如果內容本身不能告訴你意義在哪,就沒必要去學呀!」
總括來說是教育部不出,索性自己的課本自己出,這真是太hardcore。這些書不只物理上
厚重如磚頭,意義上也是磚塊──它們或堆疊,做為一種建築材料從基礎層層墊高讀者視
野;或飛擲,挾著質疑力道狠狠砸上人們自我圍困的牆,撞擊出新角度、新思維與新疆界

「食物」是大家出版自創社便持續耕耘的核心範疇,很適宜賴淑玲用來解說對選書脈絡的
想像──《食物與廚藝》是從知識本質認識食物,《雜食者的兩難》是對食品工業違反自
然的警鐘,來到《發酵聖經》《永續的一餐》,則試圖透過生活實踐重建與生態的連結,
「我們接著簽了土壤的書,土壤太重要,一定要放進食物的脈絡裡。」她一口氣拉出從知
識、產業、生活到永續等豐富面向,分布在不同書系座標的單書,星點般紛沓亮起,藏在
編輯心象中的宇宙星圖於焉浮現,有了統整性。「即使某類型的書已經出了很多,我還是
認為存在很大的潛力和可能性。一般會先觀察台灣市場需求,再根據這需求去做書,但我
常想有沒有可能反過來,用創造供給去推動需求。」
不受銷量公式與既有認知掣肘,先把內容做出來,讓讀者看到可能性,才會想進一步深入
瞭解。上下兩冊厚達900多頁的《背離親緣》談不一樣的人,如聽障、侏儒、跨性別,亦
是大家出版不惜代價也要出的書──算了成本絕對退縮,所以乾脆別算。當初鎖定30、40
歲讀者群,但從讀者回函得知更多是20代年輕人,讓編輯們大獲鼓舞。「就算不是《背離
親緣》裡描述的任何身分,你的生命肯定有很多時刻感受到自己與他人不一樣,你會因為
這不一樣而對父母愧疚、自我懷疑甚至企圖修正自己。但不一樣又怎樣?誰有資格定義正
常,甚至劃下那道區隔正常與異常的線?」
下一霎彷彿由某處飄來陰翳,賴淑玲停頓了幾秒,「出版《背離親緣》,也是為了讓我們
看見那些生活經驗之外、但實際存在的人……像昨天的事,我在想,只要他生命中曾經存
在這樣的人,甚至共同經歷過一些事,是否就不會拿起那把槍?」昨天的事,指的是採訪
前一日發生的奧蘭多大屠殺。現場目光匯集至《背離親緣》書封上,眾人同時靜默,像場
小小的哀悼。
清醒或不清醒的每一天,我們都在與這世界各種企圖拗折我們的力對抗,有時是狂熱的價
值觀,有時是冰冷的麻木,賴淑玲選擇不迴避,讓那些強悍的力激發自己。大家出版的書
有種戰鬥特質,世界是戰場,自我也是戰場,這在擔任總編的她身上更形明顯,那樣的固
執,注定她出書不打安全牌,「很『難』是大家性格之一,但絕對不是我們做書的最大誘
因,而是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書往往十分難做。其實爬山爬到後來也都是在受苦,甚至走一
走很想停下來休息了,我還是會盡力用意志告訴自己:不行!你還是要前進。」
從2009年成立至今,大家出版該灌注動力在哪塊領域,以及編輯這份工作到底占據生命怎
樣的位置與意義,賴淑玲愈來愈清晰。問她,期待大家出版成為讀者心中怎樣的角色?這
個不在訪綱上的問題讓她微露驚慌,但旋復篤定,「我想,就是個不斷自我懷疑的人吧。

「編輯之路就是一條探索自我的路,你必須將自己推展到極限,到極限的同時你會看到自
己的缺點,也會看到自己的優點,然後一次次去自我超越。」如同出版、登山與人生於賴
淑玲皆互為隱喻,身為編輯、身為讀者與生而為人的追求也在此三位一體重疊──這旅程
沒有答案也沒有終點,但就像山頂群星閃耀,宇宙深邃處蘊藏著人類未知的美、未解的秩
序,永遠吸引你不斷仰望,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8756
作者: tina800920 (Miss)   2016-06-30 16:11:00
作者: WangChiaWei   2016-07-02 00:35:00
作者: petestar (酥酥麻麻。小派皮)   2016-07-04 12:07:00
作者: kuja (庫賈)   2016-07-06 17:02:00
會賣的多半不是反思的書,而是編織成功謊言的書
作者: sizukus ( )   2016-07-08 20:2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