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一:
從小,我就不容易參透別人的感受,也常讓同學以為我置之事外。
好奇怪,有時情緒就是,怎麼也說不出來,當然也攪不太動。
去年我才試著一個人出國旅行,開始前往比較艱澀的地區冒險,
對「突發意外」才有了知覺。
新聞上的基隆河空難,看了半天,也想了好久~
後知後覺今早才想起,我去年七月從新疆回來台灣當晚,
車子剛起步在國道2號,廣播傳來空難消息,目光側邊找尋,
看不到任何火花,回到家,才知道在澎湖墜機。
在台灣海峽上是不是某個交會點,
擦身而過的一個是平安,一個是意外。
再看回基隆河的新聞,循環式的報導,
我才慢慢的感同身受心急如焚,痛失親人的悲傷。
題二:
女同事二月隻身去了埃及和摩洛哥,
FB每天更新著圖片,有默契的代表「我很安全」的訊號。
而我今年七月,買好了機票預計去日本四國,
雖是帶著媽媽旅行,但目標是多年後的「四國遍路」
那無疑也是很艱難的理想,只能放在腦袋裡,想著。
四國回來,才要去西藏自助,預計跟摩洛哥那位超級女神去;
另一位同事說歐元在貶,大夥兒也在商討,存錢來去北歐走走。
對我來說,這每趟的旅程,其他人都說好棒~可以出國旅行,
但實際上每趟都充滿風險,每個環節也都不容易。
至少我這個愛窮緊張的個性,是這樣認為的。
「生死有命」....我覺得正駕駛對父親說的這四個字,
正好道出了我對生命的恐懼和希望。一切隨緣。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