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allings (瓜子)》之銘言:
: 這可算是台灣最早的輕軌了吧。
嚴格說來手押台車才算是最早的輕便軌道
但輕便軌道不等於輕軌,"輕軌"定義是現代運輸中低運量的軌道運輸
: 如果地方的公車已不敷需求,但經費不足以建輕軌
: 現存的糖鐵、林鐵軌道可以加以利用
: 小改一下,就是簡易版的輕軌了
如果你能說服社會大眾接受一條成本是營收的10倍或是50倍以上的路線的話
那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現實層面是,以往糖鐵有經過的鄉間聚落,目前的公車班次大都寥寥無幾
也就是說這些聚落的大眾運輸的市場很小,公車就可以扛下了
不需要固定成本高昂的軌道運輸
而有經過都市的路段,因存在大量的平交道(如新營.員林)
軌道運輸反而變成嫌惡設施
這樣描述可能不太清楚,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找"台湾 臺糖鐵道 廃線跡 配線図式路線図"
https://reurl.cc/j8Voqq
這個很清楚的在googlemap標明糖鐵幾乎所有的路線
雖然這樣說可能是潑冷水
但"糖業鐵道"四個字就很明顯的表示它就是個單純的產業用鐵道
就只是早期唯一大運量的運輸手段
縱使它有過載客的歷史和車輛,但那也只是在早期交通不便的時期給沿線居民一個方便
等到低成本的客運公路運輸發達之後,不管速度.便利性.成本都吊打兼差載客的糖鐵
直到作為根本的糖業運輸走下坡,那這些路線跟著消失也是很正常的
就像北海道的煤礦鐵道一樣,像三菱大夕張.美唄鐵道.雄別鐵道等等
這些路線大都因礦業而起,隨即帶來一票因有利可圖的人們,便開始兼差載客
直到煤礦事業結束,人潮離去,無運輸用途的鐵道也會跟著消失
至於做為觀光事業?蓋個展覽館告訴大家這邊曾經有過就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