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些人說車站賠錢
要不要想辦法讓車站賺錢?
前幾天聽到某棒球主播的YT,說美國,日本球場都有賣冠名權
那台鐵的車站是否能賣冠名權呢?
目前唯一有的就林榮新光
就是地名+企業名,或是地名+產品名這種冠名
另外科工館 美術館這種算一半吧,因為他確實是該地地標,不完全是冠名
首先應該要先排除重點大站(台北 花蓮 桃園 中壢 新竹.....等)
畢竟大站冠名麻煩可能會更多
從地方小站開始,冠名可以增加地方特色也可以幫企業宣傳,也可以增加台鐵收入
當然時間到了,可以換人贊助
像是高鐵就能先問要不要來冠 新左營 沙崙 新烏日 六家 豐富 之類的
變成 新左營台灣高鐵 沙崙台灣高鐵 新烏日台灣高鐵 六家台灣高鐵 豐富台灣高鐵
其他的小站也可以找,最好是當地的企業,增加辨識度
像是 永康統一7-11 新莊台積電
這樣可以增加該站收入 知名度 是不是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