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下一步「台海大橋」?陸:技術不是問題
https://bit.ly/2CILyY7
2018年10月26日 上午 11:12 東森
港珠澳大橋於(24)日正式通車,這偉大的工程,讓世人看到大陸的建築實力與野心,因
此有許多人都在討論「台灣海峽跨海大橋」究竟能否興建與何時會實現呢?對此,港珠澳
大橋主體工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表示:「經濟、技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兩岸關係的走向
和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時機。」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在《大國工程》提到,完成港珠澳大橋後,下一步
期望能建設「台海大橋」,另外,瓊州海峽大橋和渤海灣通道也都是下個目標,根據大陸
現有經濟實力、造橋技術水準以及工程材料水平,要完成50至60米深的水下施工不是問題
。
設想中的路線方案有三種,截至目前,有兩條動線已在會議中被選上,即北隧、中線跨海
大橋,北線相對最為容易已納入國務院正式規劃,在平潭預留了海底隧道入口的建築基地
,而中線優先級雖不如北線但也被提出可行性研討,是因為其地形存在相當優勢,但還處
於技術驗證階段。
北線:京台高速,平潭島東澳村-新竹市南寮漁港,全線僅124公里(約68海浬),是三
個方案中最短的路線,水深也較淺,未發生過超越7級的地震,是專家普遍認可的首選的
一期路線。
中線:泉州市-彰化縣(或南日島-苗栗縣),長約127km。因為中央山脈的地形阻擋,
可以避免颱風對橋塔的直接影響,同時在雲彰隆起的水淺地區又適合架設橋梁,地質也穩
定,因而也被選中為二期路網加以納入論證。
雖然大陸當局已完成相關評估並逕行列入實際規劃,但兩岸關係複雜,實現的可能性極低
。而一般多半認為該工程施行難度極大,因為頻繁出沒的強烈低氣壓活動及頻繁的地殼活
動,即使竣工也得面對難度極高且花費甚鉅的保養維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