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討論串看完有點感想,獻醜想跟原po分享一下,
小弟明年才進入馬場的死亡之組(M40),
照您文章提到的年齡,應該比您小個1~2歲,
我在剛進社會的時候(2005~),就和同學起哄玩三鐵、路跑,
那時比較像歡樂跑、旅跑的感覺,沒有什麼正式的練習,成績當然也不怎麼好看,
也因為沒有什麼練習,頂多半馬,馬拉松是想都不敢想,
2008和一些同事開始有一些比較正式的訓練:漸速跑、間歇跑......
下半年在宜蘭跑了半馬PB150,在當時的時空其實市民跑者算還可以的成績了,
就在覺得似乎好像可以來挑戰馬拉松的時候,
2009結婚、接著生小孩,重心整個放到工作家庭的無限循環中,
整整快10年幾乎沒有再運動了,錯過了路跑界起飛的黃金時期,
那段時間看著以前沒有跑步的同事,紛紛開始瘋路跑,
自己不知為什麼好像離這個圈子好遠......
一直到了2017年底,路跑界已經起飛到號稱大破3的時代,
我身心俱疲感到來自身體的怒吼,真的......再不運動不行了......
穿上快10年沒穿膠底掉了一大塊的MIZUNO Nexus,再次踏上跑道,
從7分速跑30分鐘就快掛了開始,過了1~2個月,
月跑量也可以達到100~150km,一次跑個半馬的距離也是有辦到過,
但跟10年前不同的是,深感身體的恢復力和肌力嚴重衰退,
以前完全不覺得會痛到完全無法跑步的地方開始會出現,
聽說30歲以後每年的肌力都是以95%/年在減少,所以會這樣真的不意外,
就這樣練了半年,在2018年5月底參加了復出後第一次的半馬比賽,
雖然那天真的很熱,但連220都跑不到,當下真的超挫折的,
當時只覺得看來初馬還是離我很遠,先把半馬練好再說吧~~~
就在此時,對!!!!又是Jay大!!!! XDDD
6月開始不定時會連載選手的故事,於是也開始好奇研究一下漢森到底是什麼東東?
之後我也開始計劃想把初馬獻給去年的台北馬,
因為雖然我不在台北成家立業,但台北還是我的故鄉,
7月試著把跑量拉高到超過200km,8月就開始進入sub4的漢森課表,
說實在因為之前基礎跑量不太夠,8~9月真的累到不行,靠著意志力撐下去,
但在10月份,真的開始感覺到身體的變化,我進步了!!!!
10月底安排一場tune-up,我還特地看了一下選手的成績,
心裡想著這就是我這場的目標,最後結果也只跟選手差不到幾秒而已,
所以當下我心裡對於台北馬要能sub4的信心大增,
不過第一次用MP跑了21km、單週3個訓練加起來超過42km的MP,
腳開始痛了,又硬撐了2個星期,真的不行了,連走路都有感覺,
在最後還能退費的時刻,決定棄賽......
馬拉松還沒報名就開始比賽,站上起跑線就結束了,(又是Jay大說的 :P )
沒想到起跑線這麼遠呀......
好好休了一個月、到處看醫生,雖然有醫生診斷是肌肉撕裂傷,
但自己休息後的感覺當時應該87%是過勞了,
又從慢慢跑了2~3個星期恢復,但這次真的感覺之前練的都還在,
想著都練了一年了,如果要等到2019年底台北馬才初馬好像又太久了,
於是今年4月底,在戀戀桐花跑了初馬441(43km爬升1000m)
今年其實一直維持著漢森的週期化訓練,月跑量大概也都在300km左右,
我只能說這個訓練過程得到的,一言難盡,要嚐過才知道,
但我引用強者我文青同事的一句話:馬拉松,我恨我愛你!!!!
大概就是這個感覺吧~~~ XDDD
今年的台北馬當然希望不只是sub4了,是順便sub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