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催(稿)狂魔一直要人發心得文,就簡單示範甚麼叫敷衍了事-
1.即便是輕鬆跑,有傷硬上就是會炸裂,這種愚蠢到極點的行為請各跑友引以為鑑。
2.傷停時做再多深蹲、單車、游泳等交叉訓練也只能勉強維持心肺能力不掉,
交叉訓練畢竟只是輔助,馬拉松就是要動到跑步使用的肌群,「跑」是避不掉的。
***********************************
年初一個突如其來的右膝鵝足肌腱炎讓人不得不放棄了渣打和東京,也幸好東京馬
只當個單純的加油團,才能看到各個朋友努力的表現以及目睹到女子全國紀錄的刷新。
當時若真上場,照原本的時間規劃極有可能趕不上回台班機,那事情就大條了。
這個醫師和四五個物理治療師都覺得只是個小傷的問題又讓我莫名其妙的休了大半年,
雖說每周都有緩慢的恢復-大概0.1%的進步,但完全不能練強度,只好無奈繼續復健,
阿Q的告訴自己至少不是斷腿,還能做一堆其他的運動與10K內的輕鬆跑。
在傷勢未恢復的情況下不該報台北馬,至少不該是全馬。但今年升級銅標城市馬,
看簡章有完賽風衣,報名時的練習情況也比去年同期好,大不了慢慢走也可以走完,
決定報名。(之後看到大會公布風衣款式照片的瞬間,那期盼的心就瞬間熄火,
加上實際衣服尺寸又詭異的大到穿上去像在演歌仔戲,隔天就送人了)
**********************************
九月中,右膝傷勢復原得還不錯,也能開始跑強度;十一月的恢復情況大概到六七成
信心浮現,雖然平常練習最遠就跑過幾次20K,要完賽應該沒問題.....才怪。
十一月中開始,右腳踝內側有個痛點隱隱約約浮現,十二月初正式炸裂。
原因明確,脛後肌(小腿深層肌肉)使用過度,肌肉緊繃導致的肌腱炎,需休二到四周。
賽前兩周搞這套,即使內心幹意無限,也只能無奈休息當減量,停跑兩周。
***********************************
賽前一天還在猶豫是否要上場,最後還是決定慢慢跑當個測試。
比賽情況就沒甚麼好說的了,熱身時腳踝痛點就開始小聲地刷存在感;
前半場看市區新路線很能轉移注意力,90分完成半馬時心肺輕鬆愉快,肌力卻已到極限,
25K後開始走走跑跑,35K雙腳抽筋,3:22回終點,近六年來最慢的一次。
跑完隔天,右腳踝痛點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左腳掌外側極痠-身體保護機制的代償。
目前看來可能只是肌肉過度使用的痠痛,還不到受傷的程度,再觀察幾天看看吧。
***********************************
有些朋友,不管是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朋友,會私下關心我最近的狀況,個人很是感激。
坦白講,這兩年來看到Jay、阿賊、國倫..等這些實力曾經相近的跑友越來越進步,
進步到已看不見車尾燈,接二連三的跑出夢寐以求的成績,說不嫉妒不心急是騙人的。
當然也會怨天尤人,明明都已經勤做按摩復健,怎麼雙腳還是這麼玻璃,動不動就傷停?
轉念一想,自己很愛把「人生總有許多無奈」這句話掛在嘴邊,不就是最佳驗證嗎?
也漸漸能體會到為什麼有那麼多職業運動員受傷後就回不來,不是不想,而是真的不能,
「人生總有許多無奈」啊。現在跑不快但還能跑,還算健康也不靠這吃飯,該感恩了。
繼續復健,相信無傷無痛能盡情跑跳的一天總會到來,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