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馬拉松故事20- 1940因二戰爆發沒辦成的東京奧運
網誌版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1841
2020東京奧運,
受Covid-19疫情影響,延後一年於2021年舉行,
也是首次奧運於奇數年舉辦。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
這並不是東京奧運第一次遇上面臨延期或停辦的抉擇,
早在1940年就曾發生過。
昭和15年,西元1940年,
是日本神武天皇即位紀元(皇紀)2600年的年份。
日本自1912年首次派員參與奧運會後,
日本首任奧委會會長,也是首位來自亞洲的國際奧委會委員,
有「日本體育之父」之稱的嘉納治五郎,
一直夢想有一天,能為日本爭取到奧運的舉辦權,
而28年後的1940年,美夢成真的機會來了。
經過多年的努力,
日本運動員在以歐美選手為主的奧運會競賽上,
並非只是陪榜,也拿下多個項目的獎牌。
有好成績作為基礎,申辦奧運的機會漸漸成熟,
加上日本也想透過運動進行國際外交,
若能在1940年舉辦奧運,正好也可作為天皇即位2600年紀念慶典的活動之一,
同時也向世人展現歷經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復甦的日本。
在1932年國際奧會要遴選1940主辦城市時,
提出申請的城市有義大利羅馬、西班牙巴塞隆納、芬蘭赫爾辛基、日本東京四地;
1936年投票前,日本成功說服了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
決定延後最大競爭對手羅馬的申辦,最後由日本東京順利出線。
原本一切看似美好的安排,
奧運即將首次在非歐美城市舉行,卻在1937年日本侵華後變了調。
日本官方的資源由運動賽事轉往軍事事務,
本規劃用於興建運動場館的金屬鋼鐵,被轉為軍事用途;
其他國家也質疑,處在戰爭中的日本,如何辦好賽事,
且即使舉辦,也可能會以不派員來抵制。
雖日本相關體育界代表向國際奧會保證戰爭將不會持續太久,
東京也將能夠依計畫完成舉辦奧運的任務;
然而事情經常不如人們想的如此單純,
1940年東京奧運先是決定改到芬蘭赫爾辛基舉行,
後因歐洲也爆發戰爭而取消;
「日本體育之父」嘉納治五郎也在1938年過世,
沒能等到奧運在東京舉辦的那一天。
1940年最初設定的主場館是明治神宮外苑體育場,
但被當時管轄明治神宮轄區的內政部神社局強烈反對重建;
後來則改在離市中心較遠的駒澤建造一座新體育場,
也是現今駒澤奧林匹克公園的所在地。
(明治神宮外苑體育場後來還是改建成為霞丘國立競技場在1964年擔任東京奧運主場館,
之後再次重建為-新國立競技場-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
東京在被收回奧運主辦權時曾表示,
「當遠東恢復和平時,我們將再次邀請奧運會到東京舉行,
藉此讓世人認識了解真正的日本精神。」
這件事後來晚了24年在1964年實現了。
若沒有發生戰爭,
1940年的東京奧運,日本將以地主國的身分,舉辦奧運馬拉松賽事;
延續上屆柏林奧運的好表現,且在非洲國家馬拉松選手尚未崛起下,
是極有可能連霸奧運馬拉松賽場,
甚至出現第一位日本出生的奧運馬拉松金牌,只可惜……
或許也只能怪當時的軍國主義政府吧!
東京與奧運的不對盤,
或許是每次東京在申辦理由上,
(不論是1940、1964或2020,都有過多的期待與包裝,
包含災害或戰爭後的振興與復甦 (關東大地震、二次世界大戰、311海嘯),
想透過奧運舉辦,向世界展現日本的國力,
也藉此機會進行城市再造、交通升級等,
這一魚兩吃、深思熟慮本應是大型運動賽會規劃的典範,
怎知運氣總是不站在東京這邊,
或許下次東京還要再申辦奧運之時,先擲筊、卜個卦吧!
#追著奧運看世界
#奧運馬拉松故事
#1940東京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