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作者:
行行出狀元/席絹
□ 知識發生於書內的場景或段落:
「前些日子我們在山上遇著的那個村童確實靈活。後來我與阿銘獨自上山那次,
我就教了那村童蹴踘,不過一下午時間,竟然就把白打練得無比靈巧了。球在他腿上、
肩上、頭上各處戲耍,我在一旁作弄也不能使他弄丟球。」
他們都感覺到了異樣,卻極力忽視、粉飾太平。就見賀元輕咳了下說道:「嗯,
那時的封官之舉引起了軒然大波,那位帝王幾乎被朝臣罵成了個玩物喪志的昏庸帝王;
可官位已經封了,旨意一下,起居注都錄下了。就算收回,對於帝王的名聲也沒有挽回
的餘地,歷史是記下他這一筆了。既如此,那位帝王所幸一路走到黑,就算那位因蹴踘
得官的人只是個閒職,帝王也決定讓他待在那個官位一輩子。所以後來那位帝王被定謚
為「肅」,不無諷刺意味在裡頭。」
肅帝之後,太上皇與皇帝都會特別注意不要讓朝臣有說他們沈溺於遊藝,或者
對善蹴踘者特別優容的機會。如此一來,若白雲有幸能參加殿試,到時為了不讓人說嘴,
皇帝定會對白雲的考校更嚴格一些,才不至於在事後傳出「又一個因蹴踘封關者」這樣的
流言。
□ 正確的知識:
蹴踘 (ㄘㄨˋ ㄐㄩˊ)
==起源與興衰==
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追朔到戰國時期的齊國
早期是作為軍事訓練之用,漢朝大將衛青及霍去病都曾用蹴踘來訓練士兵
在漢代,因為漢高祖的推行
蹴踘已演變為一項專業的運動,並在市井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蹴踘在唐宋最為興盛
在唐代,還因此發展出女子足球運動
到了元代,蹴踘依舊盛行於世,甚至因蒙古西征將蹴踘傳至歐洲
明代之後,蹴踘仍風行於貴族與官吏間,並因蹴踘荒廢政事
明太祖雖曾一度禁止,但坊間娼妓仍以蹴踘招客
一直到清代為避免重蹈明代覆轍,才全面禁止蹴踘。
==白打==
宋代時兩門兩隊的對抗性踢法開始消失,盛行以表現個人技巧的踢法,稱作「白打」
踢球者圍繞成一圈,以除手以外身體任何部位觸球,表演各種動作而不使球落地
==蹴踘封官==
著名的例子便是《水滸傳》中大反派高俅,在水滸傳中所描寫的高俅是有所本的
根據記載,高俅便是因為踢得一腳好蹴踘,而成了宋徽宗的親信
後來也一路升官至太尉,掌管禁軍20餘年
歷史上也有許多熱愛蹴踘的帝王,包含唐太宗、唐玄宗以及宋太祖趙匡胤都是著名的球粉
==蹴踘vs.足球==
雖然根據文字記載,蹴踘發源遠早於現代足球
但現代的足球並非源於蹴踘
目前較多數人接受的說法為起源於英國,並到了19世紀才真正發展到現代的足球的樣貌
但不可否認,以「用腳踢球的形式」來定義足球的話
蹴踘的歷史確實是最長久的
□ 其他:
一開始接觸到「蹴踘」這兩個字是因為玩幻想三國誌4,裡面琴瑚用的武器就是蹴踘
(沒有和琴瑚的結局 QQ)
但是當時因為只是個武器就沒有多管它,就把它當成一個球狀的武器
然後覺得「喔~用球當武器有點酷啊」
直到看到這部小說,裡面大量提到蹴踘才去找這些資料
是時候再去把幻想三國誌挖出來玩了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