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12〈郤、郗二姓相混〉:
: 「郤」姓出濟陰、河南二望。《左傳》晉有大夫郤獻子,綺戟切。【小注:在入
: 聲二十陌。】
: 「郗」姓出高平,丑饑切。【小注:在上平聲六脂。】
: 兩字形、聲俱別,本無通用之理。
: 漢隸從谷旁,字或變作●,故「郤」亦作「郄」。後來刊《晉書》者併「郗」字
: 亦改為「郄」,此大誤也!郤詵,濟陰單父人,與高平郗氏不同族。
: 陸魯望詩:「一段清光染郄郎」;此用郤詵事,當為仄聲,而黃伯思譏其誤讀,
: 又不然矣。
: ★說明:
: 【小注:】→指錢大昕自己在正文下面用小字列出的附注。
: 「●」→這個●字我打不出來,該字的字形是「郄」字的左半邊。
上面這段清代考據學家錢大昕的文字,
指出「郤」(音ㄒㄧˋ)、「郗」(音ㄔ)二字的區別,
以及「郗」字經常被誤寫成「郄」字的現象。
「郗」字被誤寫成「郄」字,
不論是在史書、傳世的古代文獻,還是在現代論著裡,
這都還是經常可見的錯誤。
三國人物裡面,姓「郤」的最知名的大概是蜀漢的「郤正」。
至於姓「郗」的,大概可以舉為曹操效力的「郗慮」為例。
郤正一直對劉禪忠心耿耿,「樂不思蜀」這句話的典故也與郤正有關。
郗慮則與孔融有仇,孔融丟掉性命,郗慮在旁重重地推了一把。
「郤」、「郗」二字有別。
郤正與郗慮二人的生存時代、人品也同樣都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