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把〈丁奉傳〉裡可以知道年份的官歷或事蹟列出來。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也。少以驍勇為小將,屬甘寧、陸遜、潘璋等。數
^^^^^^^^^^^^^^^^^^^^^^^^^^^^^^^^^^
文獻上沒有記載丁奉何時出生,
〈丁奉傳〉裡說他年紀很輕時就從軍為「小將」了,
而且還具名列出了幾位他的長官「甘寧、陸遜、潘璋」。
在「甘寧、陸遜、潘璋」這三人當中,
潘璋是最早投入江東孫家麾下的,
在孫權 15 歲左右當陽羨縣縣長時就加入了;
最晚成為孫權部下的則是甘寧;
而這三人當中功勳最大的,則應數陸遜。
不過,在〈丁奉傳〉的排序當中,
卻是甘寧排在最前面,潘璋排最後,陸遜放中間,
若要用形式上的各種指標來解釋這個排序,
比如說:資歷、功績、武力(?),
好像都講不太通。
或許,「甘寧、陸遜、潘璋」這個排序所蘊含的意義,
其實很單純,就是指丁奉還是偏裨部將時,
他的歷任長官的先後順序。
換句話說,曾經當過丁奉的上司的人物當中,
有名有姓被記載下來的、最先當丁奉的長官的人,
應該是「甘寧」。
以上面這個推測為前提,
再加上可以根據《三國志‧吳書‧甘寧傳》的記載,
得知甘寧最晚在漢獻帝建安 13 年(208)的年初,
便已成為孫權的部將。
由此來假設被稱作「少以驍勇為小將」的丁奉,
在建安 13 年即已隸屬在甘寧麾下,並假設丁奉時年 16 歲,
於是逆推可得丁奉生於漢獻帝初平四年(193)。
姑且用上面這個假設,
來標示一下〈丁奉傳〉中丁奉的升遷與事蹟大約是在他幾歲時發生的。
: : 隨征伐,戰鬥常冠軍。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稍遷偏將軍。孫亮即位,為冠軍
: : 將軍,封都亭侯。
: : 魏遣諸葛誕、胡遵等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拒之。諸將皆曰:「敵聞太傅自來
: : ,上岸必遁走。」奉獨曰:「不然。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
: : 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咨、呂
: : 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奉曰:「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
: : 」乃辟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天
: : 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
: : 」乃使兵解鎧著冑,持短兵。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
: : 屯。會據等至,魏軍遂潰。遷滅寇將軍,進封都鄉侯。
: : 魏將文欽來降,以奉為虎威將軍,從孫峻至壽春迎之,與敵追軍戰於高亭。
: : 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進封安豐侯。
: : 太平二年,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來降,魏人圍之。遣朱異、唐咨等往救,
: : 復使奉與黎斐解圍。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 : 孫休即位,與張布謀,欲誅孫綝,布曰:「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
: : 能斷大事。」休召奉告曰:「綝秉國威,將行不軌,欲與將軍誅之。」奉曰:「
: : 丞相兄弟友黨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臘會,有陛下兵以誅之也。」
: : 休納其計,因會請綝,奉與張布目左右斬之。遷大將軍,加左右都護。永安三年
: : ,假節領徐州牧。六年,魏伐蜀,奉率諸軍向壽春,為救蜀之勢。蜀亡,軍還。
: : 休薨,奉與丞相濮陽興等從萬彧之言,共迎立孫晧,遷右大司馬、左軍師。
: : 寶鼎三年,晧命奉與諸葛靚攻合肥。奉與晉大將石苞書,搆而閒之,苞以徵還。
: : 建衡元年,奉復帥眾治徐塘,因攻晉穀陽。穀陽民知之,引去,奉無所獲。晧怒
: : ,斬奉導軍。三年,卒。奉貴而有功,漸以驕矜,或有毀之者,晧追以前出軍事
: : ,徙奉家於臨川。奉弟封,官至後將軍,先奉死。
: :
: :
: 孫亮即位(孫吳建興元年;252) 冠軍將軍、都亭侯
60歲
: 建興二年(253) 滅寇將軍、都鄉侯
61歲
: 五鳳二年(255) 虎威將軍、安豐侯(列侯)
63歲
: 太平二年(257) 左將軍
65歲
: 孫休即位當年年底至次年年初之間 大將軍、左右都護(誅殺孫綝立功)
: (約永安元年~二年;258~259)
66~67歲
: 永安三年(260) 假節、領徐州牧
68歲
: 永安六年(263) 率兵往壽春以救蜀漢,不果
71歲
: 孫晧即位當年八月 右大司馬、左軍師
: (264)
72歲
: 寶鼎三年(268) 率軍攻合肥
76歲
: 建衡元年(269) 率軍治徐塘、攻穀陽,無功而回
77歲
: 建衡三年(271) 丁奉去世
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