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孫靜字幼臺,堅季弟也。堅始舉事,靜糾合鄉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為保障,
: 眾咸附焉。策破劉繇,定諸縣,進攻會稽,遣人請靜,靜將家屬與策會于錢唐。
: 是時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數度水戰,不能克。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
^^^^ ^^^^^^^^^^
這裡的「度水戰」,即『渡水戰』,
意思是渡過河到河的對岸作戰。
: 可卒拔。查瀆南去此數十里,而道之要徑也,宜從彼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
^^^^^^^^^^^^^^^^
: 出其不意』者也。吾當自帥眾為軍前隊,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詐令軍
: 中曰:「頃連雨水濁,兵飲之多腹痛,令促具甖缶數百口澄水。」至昏暮,羅以
: 然火誑朗,便分軍夜投查瀆道,襲高遷屯。(1)朗大驚,遣故丹楊太守周昕等
^^^^^^ ^^^^
: 帥兵前戰;策破昕等,斬之,遂定會稽。(2)表拜靜為奮武校尉,欲授之重任
: ,靜戀墳墓宗族,不樂出仕,求留鎮守,策從之。權統事,就遷昭義中郎將,終
: 於家。有五子:暠、瑜、皎、奐、謙。暠三子:綽、超、恭。超為偏將軍。恭生
: 峻。綽生綝。
: (1)臣松之案:今永興縣有高遷橋。
^^^^^^ ^^^^^^
上面說會稽太守王朗據守「固陵」。
會稽郡地區的「固陵」在哪裡,
前輩們應該是用旁敲側擊的考證方法推測出來的。
南朝劉宋時的裴松之說「今永興縣有高遷橋」,
而《宋書‧州郡志一》〈揚州‧會稽太守〉裡有「永興令」,
指的是以『縣令』為長官的『永興縣』。
在「永興令」這裡記載說:
「漢舊餘暨縣,吳更名。」
也就是說,南朝劉宋時的「永興縣」,
其實就是漢代會稽郡的「餘暨縣」,
它是在孫吳的時後改名為「永興縣」的。
由此結合上面〈孫靜傳〉的記載,
可以知道「高遷」這個地方,位在「永興縣」境內,
而且位置大約是在王朗據守的「固陵」南面數十里處。
因為「永興縣∕餘暨縣」位在浙江接近出海口處的南岸∕右岸,
所以孫策「度水戰」的這條「水」,
最有可能的就是浙江。
(如果是其它今日已經湮沒填塞的水道,
後人也很難發現、判斷了,
因此也僅能採信現今所知最明確的線索)
現在已經知道孫靜建議孫策進攻的查瀆道所通往的高遷屯,
位在「永興縣∕餘暨縣」境內,
而〈孫靜傳〉只說王朗守「固陵」,沒說王朗守『餘暨』,
可知「固陵」應該是「餘暨縣」境內的一個小城,
位置則應是在浙江的南岸∕右岸岸邊,
可能與吳郡的「錢唐」縣隔水(浙江)相對。
附帶一提:
網路上有說法認為「查瀆」就是『查浦』。
這個說法是錯的。
「查瀆」在會稽郡「永興縣∕餘暨縣」地區,
約在今日的浙江蕭山境內。
『查浦』則是在東晉南朝的建康地區,
也就是在現今的南京附近,位在南京西南方。
: (2)《會稽典錄》曰:
: 「昕字大明。少游京師,師事太傅陳蕃,博覽群書,明於風角,善推災
: 異。辟太尉府,舉高第,稍遷丹楊太守。曹公起義兵,昕前後遣兵萬
: 餘人助公征伐。袁術之在淮南也,昕惡其淫虐,絕不與通。」
: 《獻帝春秋》曰:
: 「袁術遣吳景攻昕,未拔,景乃募百姓敢從周昕者死不赦。昕曰:『我
: 則不德,百姓何罪?』遂散兵,還本郡。」
: 評曰: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況此諸孫,或贊興初基,
: 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不忝其榮者乎!故詳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