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這篇是做報告後的餘興。
‧在開云短(誤)一戲中大出鋒頭的孔秀,
其實意外的還滿早出現在民間文學當中的:《三國志平話》已有此人。
評議三日,尚未定,陌有人來報曰:「曹操一百三十萬軍圍了夏口也。使人將書特來見討
虜將軍。」令人喚至當面,呈書與孫權。看書:
自古帝王臨朝,蚩尤作亂,舜王在位苗裔不尊。黃帝非無道之君,虞舜豈不仁之主。
亂臣賊子,背恩失義,致天地之忿,神人之怒。所以興兵,戈甲遍起,操親奉皇宣,授持
帝命,驅百萬之師,掃四方之妖孽。見誅呂布於下邳,斬公孫瓚於河內,滅袁譚於青州,
到汴粱立捉張茂,至洛陽生擒了孔秀。操臨水佈陣,靠澗排兵,仗天子之洪福。憑操之咸
風,引百萬之師,水陸並行,進加京府,如蹇海履亨衢,取吳江,似太山壓卵。今有反臣
劉備,奉敕捉拿。討虜者,漢之忠臣也。休聽讒言,倘或執迷拒敵,提百萬軍至大江,指
日可度,莫待崑崙火發,玉石俱焚。無智無慮,悉皆斬首。不宣。漢上將軍兼馬步都元帥
正授領省大魏王曹操謹付討虜將軍左右。
當然這個孔秀與過五關斬六將那個孔秀完全不同人了,
筆者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孔伷寫錯字,不過跟地名也對不起來
嘛,反正《平話》人名地名本來就亂七八糟....
‧《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下簡稱嘉靖本)對過五關斬六將這一段的人物設定,
異常的詳細。幾乎每個出場的大眾臉都有好好地交代下場,
(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是被老關一刀兩段,還能有甚麼下場 XD)而且還帶一些設定,
其中最完整的莫名其妙的就是第二關洛陽太守韓福。關於他書中有交代的包括:
1.他是納糧買官出身的
2.奉曹操之命重修鎮國寺。(鎮國寺也有設定,是漢明帝御前香火院,至董卓時廢寺)
3.下場時特別聲明,這個不是冀州那個韓馥喔~~那個跑到張邈那邊去自己自殺了~~
這個是賣糧買官的那個~~~(XDDDDDD)
其實從這邊也可以看出嘉靖本跟毛本所面對的讀者是不同的。
嘉靖本的主要讀者,應該是教育水準更低一層次的閱聽群眾;
所以要這樣碎碎絮語,深怕讀者不了解或是誤解。
而這些東西毛宗崗基本上全刪。他力求的是文章的簡潔通暢以及凸顯中心思想,
也可看出他所訴求的讀者已經提高到具知識水平的人了。
‧另外關於第四關時幫助關羽避開王植陷阱的胡班,在嘉靖本與毛本也有不同的結局。
在嘉靖本,他後來被王植的家人殺害;
在毛本(毛宗崗評本三國演義),他後來投靠關羽,然後隨費詩來封五虎將軍時,
就隨費詩一起入蜀受爵。毛宗崗大概是覺得,胡班好好一個幫助主角的正義路人,
卻死得莫名其妙,實在不符合全書懲惡揚善(?)的主旨;因此改動了胡班的結局,
讓他有個好結果。結果這一改,把胡班跟吳班搞混了。
因為第八十一回吳班剛出場時,對吳班的介紹是「自荊州來見先主」,
然後毛宗崗很妙,他先寫「吳班事補前文所未及」,
然後又有一個註「胡班古本作吳班,今從之」....問題是古本(嘉靖本)的胡班掛了!
跟吳班根本不同人!嘉靖本的吳班根本沒說他從荊州來,
毛本自己把吳班跟胡班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了!
....這問題怕是得再多參閱一些早期版本,看到底是怎麼寫的,
不然就是看是毛宗崗還是後面的編輯者要背鍋了。 =_=|||
‧最後略談一下過五關斬六將。老實說六將很衰小。
他們都不是甚麼奸惡之人,相反的他們盡忠職守,不畏強梁,根本是模範公務員。
尤其是孔秀,在橫山光輝的筆下多麼正義凜然:
https://i.imgur.com/lOpEK2o.jpg
結果碰到一個闖哨又不聽人話的8+9,莫名其妙掉了腦袋不算,大家還大讚「砍得好」。
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沖宇宙
,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當然,《演義》的作者跟毛宗崗還是有查覺到這個問題,
所以先後在文中幫關羽闡明殺人不是他的本意;
不過人都砍了,而且老關都是三五句話一言不合就硬闖,
實在就沒甚麼說服力就是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