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也。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
^^^^^^^^^^ ^^^^^^^^^^^^^^^^^^ ^^^^
: 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稱之。先主領荊州,辟為從事。及先主
^^^^^^^^^^^^^^
馬良字「季常」,他的弟弟馬謖字「幼常」。
馬良兄弟的鄉里人們作的諺語,
把他們五兄弟合稱為「馬氏五常」。
馬良、馬謖兩人可算作「馬氏五常」中的『兩常』,
加上馬良的字中有個「季」字,
依照一般常見的「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排行取字方式,
馬良應該是「馬氏五常」五兄弟中的老四,
比馬良小的馬謖就自然是老五了。
這些很多人都說過了,此處只是再概述一下。
比較好奇的是:
馬良五兄弟中的那位「大哥」,
他有可能「名」叫什麼呢?
古代兄弟命名有一種情況:
就是老大的「名」與「字」,
在選用的字義上是有對應關係的,
另外再加上代表他是長子的排行用字(例如:伯),
運用這種方式得出兩個字,
來組合成老大的「字」。
至於接下來的幾位弟弟們,
在取「字」的時候,
則都沿用兄長「字」中的那個「非排行用字」,
然後也都加上自己的排行用字(仲、叔、季之類),
依序組合成弟弟們的「字」。
在這個情況下,弟弟們的「名」與「字」,
就不見得有嚴密的字義上對應了,
因為弟弟們的「字」的非排行用字,
有時就單純只是沿用大哥的「字」中的非排行用字而已。
如果兄弟人數不多,
或許還可以盡量找與非排行用字的字義相關的字,
用作弟弟們的「名」的用字,
讓「名」與「字」的字義仍然能夠相互呼應。
然而,若是兄弟人數眾多,
那麼排行較後面的小弟弟們,
可能就找不到那麼多相關聯的字可以用了,
(因為字義相關的幾個字,已經被哥哥們取名時用完啦!)
於是乎只能另外選擇意涵還不錯的字,
來為後面的小弟弟們取「名」。
從馬良、馬謖的名字來看,
「馬氏五常」五兄弟的名字應該就是屬於這種情形吧;
例如說「謖」最常見的字義,是「起」、「興」的意思,
看來似乎與「常」字沒有什麼特別的相關性,
較像是選「謖」這個字義還ok的字,來為么子取名。
(如果有板友知道「謖」、「常」兩字的關聯,
還請幫忙訂正)
以「馬氏五常」五兄弟為例,
他們的「字」中的「非排行用字」,
就是「常」字:
五兄弟的字都是【X常】
元
X=伯、仲、叔、季、幼
孟
(馬謖最小,伯仲叔季又用完了,
只能拿「幼」、「稚」、「少」之類的字,
來表示他最小了)
(馬謖最小,與「常」字義相關的字都被哥哥們用掉了,
只能找個「謖」字來取名囉)
(那~~那馬良的「良」,與「常」的字義有相關嗎?
我看不出來哪裡相關~~
一樣請板友若知道「良」、「常」二字之間有何關係的話,
還請幫忙訂正)
(如果「良」、「常」二字的字義真的也沒有什麼關聯,
那麼馬良在被命名的時候,就也遇到和馬謖弟弟類似的情況:
想不到有什麼可以與「常」字呼應字義的字可用了,
所以就選個字義還不錯的「良」字來取名
什麼名字字義呼不呼應的不管了啦!
而且想管也管不了~~)
馬良、馬謖的大哥的字,
大概不脫「伯常」、「元常」、「孟常」。
那麼,馬良的大哥的「名」,
有可能會是什麼呢?
比如說~~~『馬恆』?
: 入蜀,諸葛亮亦從後往,良留荊州,與亮書曰:「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
: 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見矣。(1)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
: 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閑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
: 、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絃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
: 不擊節!」先主辟良為左將軍掾。
: (1)臣松之以為良蓋與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為尊兄耳
: 。
: 後遣使吳,良謂亮曰:「今銜國命,協穆二家,幸為良介於孫將軍。」亮曰
: :「君試自為文。」良即為草曰:「寡君遣掾馬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
: 勳。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於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願降心存納,以慰將
: 命。」權敬待之。
: 先主稱尊號,以良為侍中。及東征吳,遣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
: 皆受印號,咸如意指。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為騎都尉。
: 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緜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
: 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
: 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 (2)
: (2)《襄陽記》曰:
: 「建興三年,亮征南中,謖送之數十里。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
: 更惠良規。』謖對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
: 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彊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
: 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
: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
: 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
: 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于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
: 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
: 十九。(3)
: (3)《襄陽記》曰:
: 「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
: 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于時十萬之眾
: 為之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蔣琬後詣漢中,謂亮曰:『
: 昔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
: !』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楊干亂
: 法,魏絳戮其僕。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 習鑿齒曰:
: 「諸葛亮之不能兼上國也,豈不宜哉!夫晉人規林父之後濟,故廢法而
: 收功;楚成闇得臣之益己,故殺之以重敗。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國
: ,而殺其俊傑,退收駑下之用,明法勝才,不師三敗之道,將以成業
: ,不亦難乎!且先主誡謖之不可大用,豈不謂其非才也?亮受誡而不
: 獲奉承,明謖之難廢也。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節任
: ,隨器付業;知之大過,則違明主之誡,裁之失中,即殺有益之人,
: 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
: 評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劉巴履清尚之節,馬良貞實,稱為令士,陳震忠恪,老
: 而益篤,董允匡主,義形於色,皆蜀臣之良矣。呂乂臨郡則垂稱,處朝則
: 被損,亦黃、薛之流亞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