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淺見,求諸方家賜教。
漢末三國中史料所見「都督」者有二,
一是類似僚屬的軍隊體系中的高階幹部,一是類似軍事大員的軍區負責人。
「都督」一詞大量出現在漢末三國,卻指涉了兩種人,因此常讓人有疑問。
第一種都督,或可稱為「某營都督」,他們是某位將領或某隻軍隊中的高階幹部,
類似於司馬、別部司馬的性質,屬於僚屬幕職。這類都督到兩晉時名稱似轉為「督護」。
如東晉時王愆期相繼為江州都督溫嶠、陶侃的督護。
此外,《晉書‧職官志》:
諸公及開府位從公加兵者......營軍、刺姦、帳下都督,外都督,令史各一人。
說的正是這一類幕僚職的幹部。
第二者都督即魏晉時的「都督/監/督軍事」,他們的性質像是軍區負責人、指揮官。
三國各有其都督制度,且有所差異,尤以孫吳都督制與其他二國差異最大。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督﹐是當時流行的軍官職位﹐大致上以一營、或一種軍中事務為劃分﹐
: 名前冠以職務、駐守地點、營名等作為識別。
: 譬如說繞帳督、帳下督、無難督、解煩督、巴丘督、公安督等等。
C大此處所舉吳國都督,繞帳、帳下、無難、解煩在史料上看起來,
似都是孫吳的中央軍名稱,巴丘、公安則是軍事要地。
無難軍,《江表傳》「帥宿衛虎騎,左右無難一時圍之」
繞帳軍、帳下軍,〈張溫傳〉「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繞帳、帳下、解煩兵五千人付之」
解煩軍,〈胡綜傳〉「權以見兵少,使綜料諸縣,得六千人,立解煩兩部」
吳國因沿江防線長,加上各將領統有自己的軍隊(部曲性質濃),
不論是江南世族,或淮泗青徐流寓,孫吳的軍權結構中,將領私兵的性質很高,
所以孫權設立了如無難、解煩這種中央軍性質較高的軍隊,以強化皇室的力量。
吳國將領各有私兵、奉邑,加上沿江要地眾多,遂形成轄區小、數量多的都督制,
: 在作戰所需時﹐會出現需要同時出動數督的情況﹐特別是在南方每督兵力不如北方時。
: 此時就會臨時任命一人擔任此數督兵力的都督。
: 因此都督在當時是個中級臨時軍官而已。
孫吳特殊的都督制,
造成在戰爭時,需要有一個或兩個地位更高的將領來統籌戰爭,
因此如赤壁之戰時的周瑜、程普,後來荊州戰線有陸遜、諸葛瑾等,
孫權一方面需要這些大員來統領諸將,一方面又擔心尾大不掉,
因此常設二個大頭分權,說到底還是因為孫家只是諸將共主的政權型態有關。
: 而在北方的曹魏﹐則因為地廣兵多﹐都督逐漸發展成為高級軍官﹐
: 到了曹魏後期及晉時期﹐原來的都督逐漸分為三級﹕
: 第一級最高﹐依舊簡稱為都督﹐全稱為都督某某諸軍事﹐
: 第二級、第三級不再簡稱為都督﹐稱為監某某軍事(第二級)、督某某軍事(第三級)﹐
: 在軍中形成都、監、督三級。
曹魏都督制,一開始似就將這些人定調為地方軍事大員。
從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惇都督二十六軍為起點,
到曹丕即帝位,正式將曹仁、吳質等人封為都督,曹魏都督制正式成型。
曹魏都督制,除了戰爭的需要,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要壓制地方上的刺史,
在制度設計上,以都督統領中央軍,負責該地軍務,欲分重要地區的刺史軍權。
曹魏都督區大抵有四:關隴、荊州、河北、揚豫,
任都督者也常掛與其督區方向相符的四征、四鎮等高階將軍號。
但都督做為中央空降到地方的大員,自會引起原本地方刺史的不悅,
因此曹魏都督、刺史相爭頗為常見,
如田豫以太守職都督青州,就讓青州刺史程喜老大不爽,「軍事之際,多相違錯」
而吳質以曹丕親信任河北都督,幽州刺史崔林也不鳥他,可見此時刺史、都督仍可相抗。
蜀漢都督大抵分為三類,
防衛曹魏的漢中都督,防衛孫吳的永安/江州都督,鎮撫南中的庲降都督。
於此,洪武雄《蜀漢政治制度史考論》有詳述,頗多可參之處。
漢末三國以來,大量將軍號的產生,使「將軍」一職失去原有作用,
轉向標誌身份的散官化、階官化,這或許是都督制產生的內部原因。
透過都督的任命,明確的區劃了軍事負責區域,再以高等將軍號賦予威權性,
一個兼負地區軍務、壓抑刺史等多重任務的軍事大員就此形成。
此一設計的理想當是《南齊書‧職官志》所云
「晉太康中,都督知軍事,刺史治民,各用人」的軍政分治,
可惜西晉的承平時期實在太短,隨著政局紛亂,都督一職權力大增,
甚至演變出「諸州都督」這種怪獸,以一人職掌諸州之權,遂開東晉權臣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