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有沒有加成,我不清楚,但從湘水之盟前後,孫劉兩邊的作為,來結果論的話
要認定劉備有一定程度的加成,倒還說得過去..故事得各自從湘水之盟前後說起
請看湘水之盟前的情況,〈呂岱傳〉:
"(岱)督孫茂等十將從取長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吏共入陰山城,合衆拒
岱,岱攻圍,即降,三郡克定。權留岱鎮長沙。安成長吳碭及中郎將袁龍等首尾關羽,復
為反亂"
我們知道廖立在呂蒙一掩襲過來時,立馬脫身逃走,不過這畢竟僅代表太守的個人政治立
場
甚或是否勇於舉兵相向,直接面對死亡的威脅,而未必有辦法擴及太守底下諸吏士亦復如
此不忠、畏戰
所以一旦孫劉兩家幹起來,即便長沙行政中心已被東吳佔領
長沙幾個縣仍很多不服孫吳的,會趁勢起來亂,假設劉備大軍是後來才壓到公安的話
只怕亂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湘水之盟後,又是如何咧:
在劉備還沒率領10幾20萬大軍(沒錯!這兵力在下於演義版有解析過)前來為義弟報仇之前
東吳除了摸掉南郡公安外,另派了吳將李異、謝旌水陸並進,斷絕聯絡到益州的險要
加上"(劉)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且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
守郭睦,也都為吳軍各個擊破
如此不利情況下,荊州親劉備的舊部,意圖對抗吳軍的難度相當之高,卻仍有,〈陸遜傳
〉的:"秭歸大姓文布、鄧凱等合夷兵數千人,首尾西方。遜復部旌討破布、凱。布、凱
脫走,蜀以為將。遜令人誘之,布帥衆還降。前後斬獲招納,凡數萬計"
部份外族看苗頭不對,就自動請降東吳了,然後蜀方史料的"安慰"、吳方史料的"以金錦
爵賞誘動"
那些蠻夷既能為利益所驅使,則很可能也在往蜀地的路被斷絕之下,倒向理論上有機會給
更多錢的孫權
當然啦,再怎麼勢利,總會有些死心眼鐵定要跟劉備的,跳出來一戰
文、鄧等人的漢胡聯軍,就為大家展示上述的實例,這類亂事還有習珍、樊胄的也是如此
所以我想講的是,被切斷通路之下,尚且有餘力加持劉備
何況來個5萬的劉備軍團,開拔到荊南,創造出連成一氣的利多條件
總之這篇不涉及孫權在荊州開打時,有哪些優勢,自然遑論孫劉兩家誰加成的比較多
就留給有興趣的版友,幫忙分析吧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