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可以看一下王永平《孫權立嗣問題考論——從一個側面看孫權與世家大族的鬥
: 爭》的觀點,從寒門的皇權與儒學世族之間深刻的內在矛盾來看這件事。
: 按照王永平說法,孫權之子孫登、孫和等都明顯儒家化,特別是孫登重賢愛士,形
: 成以傳統儒學世族為主的集團。在立嗣觀念上,儒學大族遵照儒家立嗣以嫡以長的
: 原則,先後支持大子登、太子和,並希望通過他們來進一步推進孫吳政權儒家化的
: 進程。為扼制儒學大族勢力的上升,孫權主要依靠宗室、外戚人物,並提攜一些寒
: 門才俊之士。扶持魯王霸,培植新的政治力量,以對抗世族政治勢力,可以參考。
茲節錄同位王永平另篇《略論孫權父子之「輕脫」——從一個側面看孫吳政權之性質》
的看法,孫權扼制儒學,王先生認為實乃因吳大帝本身輕視儒學與體制
不過這邊我個人倒覺得似可略修正為,孫權傾向擷取儒學裡,較實用的來用
而沒必要全盤接收,最終目的自然同樣是要扼制儒學
一、孫權對儒學的態度
《吳書》載孫權派張咨出使魏國,被曹丕嘲弄:"吳王頗知學乎?"
張咨回答孫權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正講明了孫權只在乎儒學裡實用的部份
再來看吳下阿蒙的緣由,《江表傳》云孫權說他並沒有要呂蒙蔣欽治經當博士
但求以今事涉獵往事(呼應上面的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
孫權又說他"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
、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
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不讀易經顯然吻合於他要兼通佛儒、同時不爽道家的鬫澤,去當太子太傅
並以他自己百忙中濾掉其他所有儒家經典,而只保留講歷史以及兵學有關的書來看
勉勵呂蔣2人追隨他的步伐,讓呂蒙日後豪氣的講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之語
而魯肅的價值觀估計和孫權有很大程度的重疊,方能在孫策指定的周瑜之後
與聽孫權吩咐的呂蒙之前,扛起都督之責
附帶一提,王先生的這篇文章,後面花了些篇幅以吳範、趙達及《抱朴子》、
《建康實錄》等為例,來說明崇信九宮一算的孫權,根本就很哈易經
卻不希望底下的人搞起修仙之術,我猜他意思是易經可以等到當到領導人階級了
再搞也不遲,身處力爭上游的階段時,就還是講求實用比較妥當?
孫權重視近代史,謀求務實的另例見於〈孫登傳〉,"(孫)權欲(孫)登讀《漢書》,
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張)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此風氣一直延續到孫休身上,〈孫休傳〉:"孤之涉學,群書略徧,所見不少也;
其明君闇主,姦臣賊子,古今賢愚成敗之事,無不覽也"
既然以實用為導向,則自然對於連劉表都搞過之儒學教育系統裡的,立學官、
立五經博士,就不會有急迫需求了,事實上直到258年,才有孫休下詔立學官跟五經博士
二、孫堅孫策輕視體制,傳承到孫權
孫堅8+9的行徑,從王叡輕薄孫堅、"素遇(孫)堅無禮"(孫堅傳)而被殺,到濫殺張咨等
大家已經對孫堅輕視體制,有個概括認識
接來看其長子孫策,《吳書》有一段孫策對虞翻說:"孤昔再至壽春,見馬日磾,
及與中州士大夫會,語我東方人多才耳,但恨學問不博,語議之間,有所不及耳。
孤意猶謂未耳。卿博學洽聞,故前欲令卿一詣許,交見朝士,以折中國妄語兒"
問題出在有人對高岱說:"孫(策)將軍為人,惡勝己者,若每問,當言不知,乃合意耳。
如皆辨義,此必危殆"(吳錄),高岱亦認同此說,可見孫策極其自負,很怕被打臉
如果孫郎"恨學問不博"屬實,那"惡勝己者"的他,手下大概也不會有什麼文官了XD
可見小霸王只是在自謙,其學問應仍有一定程度水準
但他終究還是殺了無罪的高岱,所以雷同他爸輕視體制,亂世中實用至上
輪到主人翁孫權,《江表傳》形容他隨哥哥打天下時,"好俠養士"、"侔於父兄"
關於俠這字,參照《三國志》其他的描述,其實就在講輕視體制
例如:縣吏斯從"輕俠為姦"、老師"輕俠殺人,藏舍亡命"、"揚士多輕俠狡桀"等
是以果然有遺傳到父兄對體制的看重與否
此外孫吳隨便打理宗廟郊祀制度,為其出自寒門做了最佳詮釋,《六朝事迹編類》:
"終吳之世,未暇禮文,宗廟社稷,不見於史"
儘管孫權所重視的《左傳》明講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不過孫權對祀與戎
顯然和儒家主張的有所違背,譬如《建康實錄》載232年時顧雍奏"宜修郊廟社稷
以承天意。詔答未許"
同樣一事《江表傳》、《宋書》也有,結果孫權直接放大絕,斥之為"俗儒意說,
非典籍正義,不可用也",然後身為吳大帝居然也不照《禮記》規定而立七廟
猜測孫權想法是宗廟這類繁文縟節,對強化國家競爭力並無助益
在立后、擇姬等婚姻議題上,孫權更完全不理會儒家的門第觀念
我自己的解讀是看背景出身得來的,未必是最幸福的歸宿,應用在注重實用上
便是拋開門當戶對的婚姻,比較有機會來個天作之合
孫權更視輕鬆快樂凌駕於死板板的君臣之禮,按儒家禮法規範所不許的
一些逾矩的嘲弄揶揄,在孫權統治下蔚為常態,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該文所舉例子
其中〈費禕傳〉寫"孫權性既滑稽,嘲啁無方,諸葛恪、
羊[行中間一個首]等才博果辯,論難鋒至,禕辭順義篤,據理以答,終不能屈"
我想拿來跟《王弼傳》裡,善論縱橫,為當時所推的劉陶來相比,司馬師不吃劉陶那套
最後因故殺了他,然而孫吳君臣竟以此為樂!大概意圖化解緊張氣氛?
先暫時扯到這邊,該篇另提及很多層面,包括統治者治政時,對禮、法的取捨等
有空再消化為個人認為的實用觀點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