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0-04-23 06:54:40※ 引述《andy82116 (鯊魚吃魚翅)》之銘言:
: 至於208年廢三公、另立丞相這件事就毫無疑問是漢賊了。
: 當時發生的事件是司徒趙溫辟命曹丕,這在正常年代是很合情合理的事。然而曹操大怒
?
: 找藉口廢黜趙溫,同級罷免同級、再升自己為丞相很明顯違逆漢制。
: 大家覺得呢?
主張208年的,應該是基於《後漢書趙溫列傳》:
"建安十三年,以辟司空曹操子丕為掾,操怒,奏溫辟忠臣子弟,選舉不實,免官。
是歲卒,年七十二"
然而《後漢書百官志》對三公底下的掾,是這樣描述的:
"掾史屬二十四人。本注曰:漢舊注東西曹掾比四百石,餘掾比三百石,屬比二百石,
故曰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或曰,漢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
其所不言,則為百石屬"
辟了曹丕為掾的司徒趙溫,要往上呈報,則其上級除了皇帝以外,只有丞相了
假設直接向劉協上言,那麼無論曹操身處什麼位階,應該都不關他的事才對
結果他卻把趙溫搞下台,可見仍有上言給比司徒更高階的程序
換言之就是曹操當時已為丞相,比較能合理解釋這段故事
事實上,曹操確實曾在208年為丞相一職
但未必當丞相的時間,比趙溫辟曹丕還要早,再考慮《後漢書》對官職常出現張冠李戴
故愚見以為《獻帝起居注》所寫之210年,至少不用擔心到底是司空,或是丞相的問題
210年比起208年,少了是否曹操來得及以丞相身份,免除趙溫的司徒之疑慮
更甚者,會不會有建安十三、十五年,三跟五被誤抄的可能?
只不過司空、丞相,彼此誤抄的機率,應該趨近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