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是這樣的,〈董昭傳〉:
"孫權遣使辭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關)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
軍之圍,不救自解..」...即勑救將徐晃以(孫)權書射著圍裏及(關)羽屯中,圍裏聞之,
志氣百倍。羽果猶豫。權軍至,得其二城,羽乃破敗"
以及〈趙儼傳〉:
"旣到,(關)羽圍(曹)仁遂堅,餘救兵未到。(徐)晃所督不足解圍,而諸將呵責晃促救...
北軍亦至,并勢大戰。羽軍旣退,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
得知因為曹方故意讓關羽得知老家可能被抄,而開始猶豫擔心
所以才沒在并勢大戰後直接寫關羽"敗退",而是"既退"
所以〈徐晃傳〉用的字眼,並非擊破或破走,這兩個在《三國志》屢見不鮮的詞:
關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徐)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
自投沔水死"
《三國志》更沒有用過擊退,以和《魏志》的其他傳記矛盾
當然有人會拿〈武帝紀〉的"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王自洛陽南征羽,未至,
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圍解",認定徐晃確實打敗關羽
不過從《吳志》屢屢見到孫權討關羽、征關羽,卻有〈周泰傳〉"後(孫)權破關羽"的用法
我們知道孫權這個破,已經是撿尾刀的破,故〈武帝紀〉的破之,配合上頭說的
理應不為正面擊敗,而該是關羽決定閃人後,徐晃才有追擊關羽的戰果,較為合理
瞧那〈徐晃傳〉不就把破,放在退的後面
最後老關在留下《水經注》裡的:
"(江陵)舊城,關羽所築,羽北圍曹仁,呂蒙襲而據之。羽曰:『此城吾所築,不可攻也
。』乃引而退"
的感嘆後,領了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