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4-05-30 23:03:26如題
一、打不下合肥
孫吳跟蜀漢在當時談判後,各自分了一半的荊州
然後蜀漢就跟曹魏展開了漢中大戰,兩邊都把主力放在西線,孫權那時候根本是想打哪就可以打哪
然後就喜提孫十萬稱號了
二、守不了徐州
孫權曾經問過呂蒙可不可以打徐州,呂蒙說打是打的下來,但是守不住~
綜上,孫吳能走的兩條路線—徐州跟合肥—都不通,所以孫權才只能選擇背刺吧?
假如孫權成功打下合肥,或者呂蒙說徐州可以守,那背刺應該就不會發生了?
孫吳也不是真的沒戰略眼光,他們也是優先考量過合肥跟徐州,絕望地發現自己打不贏才選擇背刺
所以孫權背刺的關鍵其實在於戰力不足吧
作者: Qaaaa (小Qa) 2024-05-30 23:11:00
孫打下襄陽了然後也沒守住 所以根本瞎講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0 23:20:00因為217年孫權向曹操稱臣了 另1邊老關又讓人覺得不配當盟友
作者: stevetsao123 (小曹) 2024-05-31 01:14:00
215年湘水之盟後基本上荊州問題應該兩清了,孫權聽到曹操攻漢中馬上趁機打合肥,結果發生張八百事件
作者:
RoChing (綠野賢宗)
2024-05-31 04:22:00孫權本來就沒那麼想往北打,或者說往北推對孫權本來就沒什麼好處。國策就只是竟長江所極然後守好而已
作者: TWN56ers (台灣56人) 2024-05-31 09:46:00
鼠輩人格才是關鍵
作者: WoYaoDa (星のカービィ) 2024-05-31 09:49:00
張遼的劍圍才是關鍵
吳那些部曲就出征時只是充充場面,打到自己頭上才會拼命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1 10:40:00孫權認清唯有江東集團陸遜朱桓全琮等 才是能動員多少的關鍵北伐大業反倒不是落在其他淮泗成員 步騭諸葛瑾張昭等身上楚兵輕銳難以持久 面對各自割據北方尚可1搏 但曹魏並未分裂
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24-05-31 12:13:00守江還是要守淮,只是孫權打不下淮.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5-31 12:38:00淮泗諸葛恪出兵乃在孫權GG後 得到"數出罷勞同辭諫恪"的迴響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24-05-31 14:34:00荊州在長江上游 東吳在長江下游遲早都會打起來的 差在操作方式而已
作者:
ranpla (蘭普拉)
2024-05-31 20:42:00打合肥其實和軍事演習(遊行)沒什麼兩樣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4-05-31 20:42:00氣量跟才幹不足以支撐他幹大事,只能在歷史上留下壞名聲
作者: DerLuna (陽月) 2024-06-01 09:44:00
孫權倒是想往北打 問題是江南大姓不想阿XD要是夷陵之戰孫權親自指揮 劉備應該樂勝
打到自己差點送頭也不能說沒認真打吧是錯在自己指揮?
作者: TWN56ers (台灣56人) 2024-06-01 10:28:00
江東無英雄 皆鼠輩爾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4-06-01 13:18:00建康實錄明確指出逍遙津錯在"自留千人殿後,與軍將舉酒樂飲"
作者:
Hamlet (To be or Not to be)
2024-06-01 18:15:00孫權:我衝第一 退最後 張遼:這傻B來送頭
他不衝第一跟殿後搞不好下次就沒人要去了,畢竟父兄也是這型的
作者:
jkl852 (444)
2024-06-02 11:16:00其實就近年網路興起被當梗而已 以前都是被嫌晚年暴虐
作者: DerLuna (陽月) 2024-06-04 19:13:00
老番顛
以前歷史課本提到最早跟台灣有關係的就是孫權馬扁(逃)這傢伙跟的若是晚年的孫權不知會如何?
作者: amozartea (單車單) 2024-06-06 19:47:00
他就好大喜功啊 公孫淵拍個馬屁就送錢送兵 馬扁可以在臺灣當王 拍孫權馬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