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rrenwu (鍵盤流戰鬼)》之銘言:
: 國中就可以看出這種分別了,高中教材的強度明顯加大,不分群教學行嗎?
: 以建中的教學強度放在普通社區高中,只會讓一些本來可以拿70分的學生自我放逐而已。
: 講菁英教育可能會刺到某些人,但實際上這就只是因材施教的結果而已。
本魯雖非建中校友,但當年國中同學有十幾個考上建中
我自己則是立法院附近那間開南斜對面的,勉強也算是有"明星"(?)高中的學習經驗
「越明星的高中教學強度越高」這句話基本是放屁
每個學校都有年輕的(35歲以下)跟老的(60歲以上)老師
年輕的老師普遍教學能力優秀,這點應該肯定。
但是以本校當年(本魯5字頭)為例,有優秀教學能力的老師不到30%
化學課有個死老頭用誰都看不懂的手寫講義,放班上睡成一片
公民老師是中國統一促進會派來的,上課只講政治不講課本
數學老師一個學期教不完1個單元,最後每個單元挑個兩題講一講
生物老師只有下課後五分鐘才會開始講課講到下一堂課開始
常聽朋友說當時建中有物化雙張,我自己在想上面這四個應該能湊成濟南四天王
(不過現在這四天王不是退休就是滾蛋了)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學號又快要輪到五開頭了...
我個人是支持按照表現分群教學
但前提是教師先有適當的評鑑機制,不讓整個群體像過去(跟現在)一樣擺爛裝死
好學生就應該配上好老師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