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點高中範圍的事,
我覺得現在的制度就很好了呀,
想把高中課程完整學完的就好好學,不想學就拉倒。
有不少高三生都已經超過18歲了,管他們那麼多幹嘛?
再來講出國的事情吧.
我早就注意到那個富爸爸5566的文章,他講的話我不太以為然。
他的背景是不是真的也很難說呢。
另外,商科與理工科有不同文化,英國、美國等各國也有不同文化。
申請美國理工研究所,最看重校名的就是PhD了,因為PhD是需要進實驗室與PI做研究的
PI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像全美第一的UCBerkeley化學博班,
中國的話基本上就是北大、清華、中科大這三間的畢業生在收
不知道中科大? 去google 「楊培東」 !
第二梯隊的上交、浙大等等則是零星,可能每隔幾年才有一個
剩下的學校就別想了,管你GPA有多高。
台灣的話,我只遇過台大與清大的。
至於為什麼他們只選用這些學校的人?
一方面是這些學校的名氣大,他們有聽過,履歷也比較有可信度,
另一方面是過去合作後覺得不錯,一試成主顧。
美國的碩班看重校名的程度就沒那麼嚴重,
因為絕大多數是不用進實驗室的,所以他只要確保你是有能力順利修課的就行了,
因此碩班的申請難易,其實是與你的競爭者的數目與實力息息相關。
像進幾年CS的申請難度水漲船高,就是因為有極為大量的優質申請者湧入,
甚至可達2000多人申請的地步。
像柏克萊加大、Stanford等名校,他們的碩班因為也是台清交、中國985學生們的目標,
所以申請難度也相當大。
而英國的理工碩班,一般認為申請難度其實是不高的,
原因是最有競爭力的申請者都擠到美國去了。
像曾經有看過GPA2.7 的人申請上帝國理工的例子,
這種成績在美國大概只能去一些「大眾情人保底校」。
既然他們只在意你是否有修完課畢業的能力,
所以我們改探討另一件事:除了母校的名氣因素以外,
為什麼大學出身名校的人會在申請上佔優勢?
說穿了這就是跟本人的實力有關了。
答案就是112的人本來就比那些後段大學強,
112的學生的SOP就是寫得比較好、研究經歷就是比較有說服力,
老實說我幫不少人看過SOP,
有確實感受到112的學弟妹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也對專業領域有更好的掌握度,能夠確實掌握學習歷程中的核心概念,
相較之下普通學校的人常常搞不清楚重點,在SOP裡放了很多垃圾訊息 (才藝?系隊?),
或是機械化的列出自己做過與學過的東西,卻無法用邏輯把他們串在一起。
至於港大東大blablabla
事實上,在週遭最常遇到的亞洲人,是中國、台灣、韓國的名校的學生,
像是北大、清華、中科大、復交浙南、台清交、首爾大學的人,
港大和東大等校並不流行去美國唸理工研究所。
港大的話當然是因為理工並不是他們的發展重心,東大的話我就不清楚了。
不過眾所皆知,日本人讀研究所的風氣並不普遍。
而且台灣的學校並沒有很多人所認為的一無是處,
以台灣的人口數來看,其實台灣人進入國外名校的比例相當高。
把學校教授和路邊路人、搜尋趨勢等去比較,在邏輯上也沒有意義。
台灣人的身份在國外是一種招牌,
我們正在努力擦亮他,
而我們需要更多後繼者。
※ 引述《London2017 ()》之銘言:
: 以後大學申請國外研究所也是
: 以商科來說
: (理工我不熟不評論,似乎看學校會比較重)
: Gpa(大學成績)>>>校名
: 畢竟台灣就這麼大
: 大概比較差的學校要求成績平均多5分
: 如他所說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2397859.A.4DA.html
: 即使台大平均82的比私立平均90的優秀
: 在申請國外名校商科上
: 私立的還是比較有優勢
: 呵呵
: 不過考量到同儕還有學校風氣
: 還是盡量讓自己成為台大平均90的那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