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819/KJMISD7QZNGARHDHOOVA3Z3F7E/
【學測國寫怎命題】掌握語文為工具,文學題目留給中文系
王聰明/高中生家長
學測國文寫作應該考「知性題」而不該考「感性情意題」。又因為
寫作評分上主觀差異很大,故在大考中佔分不宜過高。中英文寫作
都以佔20分左右為宜。
高中教育是要訓練學生將來成為可以批判思考、邏輯論述表達、
與人有效溝通的社會公民,而非訓練成會寫空洞華美詞藻散文的
文學作家。高中生進入大學前應培養的是對生活中具體事件、
社會現象、政府政策、甚至對校規表達贊成、反對並且提出論據
,說明理由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辯論能力。
就寫作內容而言,對資料收集分析、歸納統整、最後做判讀推論,
這種「知性題」寫作表達練習是有必要的。舉例來說,民國108年
寫作題的「贊成或反對減糖宣導」以及民國107年「由圖表判斷
人腦處理資訊的方式,再論述資訊爆炸對人腦的正面或負面影響」
,或是考學生對具體事務的規劃與表達,例如民國109年國中會考
「我想開一家這樣的店」都是適當的題目。
就寫作目的而言,為了與人溝通而練習的表達才有意義。出社會
進入職場後,每天都要提出意見、跟人溝通。我們跟別人溝通議題
,一定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寫作就是練習找出爭點各自提出理由來
說服對方。所以寫作題目應該貼近現實生活情境,不應虛無飄渺、
空談務虛。舉例來說「你是否贊成高中生在課堂上使用智慧型手機?」
「你是否贊成對民意代表訂立財產來源不明罪?」就比民國109年
「玩物喪志 玩物養志」或「論廉」更具體、更能讓學生練習準確
提出爭點、說明理由。
如果不為溝通,只是假裝心有所感,強迫堆砌詞藻的抒情文
「感性情意題」,例如像「靜夜情懷」、「楊牧的新詩〈夭〉季節的感思」
、「漂流木的獨白」、「人間愉快」,考這種一輩子用不到的表達
只會替作文補習班帶來龐大商機,卻對學生毫無用處。況且18歲高中生
人生歷練有限,哪生的出多少真心感觸。為了迎合中文系閱卷老師的
喜好求取高分,考生大多是強記背誦、拼裝改寫古今作家散文裡的情境,
這跟論文抄襲其實相去不遠。這樣的抒情文考試意義何在?
反對國文減量的理由有千百種,總結來說,就是文化囤積症。
儲存一堆用不到的雜物就是囤積症。中文系老師或許認為學生這個也要學
,那個也不能放。每個18的學生都要像古代文人一樣,日有所思,
夜有所感,還要能掰成一篇篇文謅謅的抒情文。10個字可以簡單明瞭
講清楚重點,非要掰成一長段詞藻優美的廢話不可。問題是古代
沒有自然科學、沒有英文、沒有學習歷程、沒有多元表現。古人閒著沒事
可以整天務虛空談,現代學生要學的科目、要交的報告數量龐大,
哪有多餘時間去搞這些用不到的、純裝飾用的國文知識和抒情文。
我們應該區分語文和文學的不同。語文是工具,文學是藝術。
高中生能掌握語文作為工具,能溝通,能用語文去學習其他科的知識就已足夠。
至於文學題目,不妨留給有志於中文系的學生去鑽研精進,
不要再拿來荼毒一般考生了。
是否同意文章被轉至ptt站外(y/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