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台灣人不能再少了!學者籲國家養小孩 補助學費到15歲
◎新聞來源:聯合報
◎新聞日期:2021-01-22 17:04
◎新聞內容:
台灣去年首度人口負成長,政府該祭出哪些政策讓危機化為轉機,可說是跟防疫一樣重要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直批,目前各項催生政策政府只做半套,倘若這是國安問題,
補助應視為「投資」而非「福利」,應拿出日本安倍政府全額補助子女學費到15歲的魄力
,讓國家「一起養」小孩,而非「幫忙養」,才有扭轉機會。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台灣人口負成長的挑戰及因應對策」座談會,邀請社會、教育
各界專家學者共同對談。針對台灣生育數創下新低,辛炳隆認為,人口負成長,再惡化下
去,恐出現勞動力減少及財政惡化兩大隱憂。
辛炳隆表示,年輕人是繳稅主力,勞動人口減少,意味政府稅收減少,此時退休人口增加
,相對的福利支出上升。事實上,少子化對台灣經濟層面的影響,近一、二十年慢慢展現
,基層人力嚴重不足、服務業缺工,流出海外的就業人口高達100萬至120萬,這些人生兒
育女多半也在國外,更替未來人口添變數。
台大社會教授薛承泰也擔心,西元二○○○年,台灣總生育率來到一點六八之後,即開始
往下,去年創下一點○五的歷史新低。歐洲統計,當生育率掉到一點三時,各種鼓勵政策
效果有限,人口密度高的台灣,估計在二○四○年,人口總數仍有二千二百萬人,相較於
目前二千三百萬人,流失不是太明顯,真正的問題是人口結構改變,屆時老年人口占比將
達三成少子、老化衝擊下,恐削弱台灣經濟力。
辛炳隆認為,生育率下降與「意願」跟「能力」有關,政府若想挽救,可先把主力放在有
意願但沒能力的族群,而既然要救,力道就要強,「沒有一對夫婦會因每個月多幾千元就
想生」。
薛承泰則說,政府加碼是不少,但長期問題還是在年輕人的觀念與生活型態,包括房價、
工時過長都不利生育,現在台灣適婚人口約三二○萬,已婚只有八十幾萬,結婚率僅百分
之廿七點五,可看出大家不但不生,還不想結婚。
薛承泰進一步表示,刺激生育,短期不是沒有藥方,可強化第二胎以上補助,或育嬰假從
六成薪再提高到八成。辛炳隆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育嬰假即使有六成薪補助,仍不符合職
場現況,雙薪家庭下,媽媽多數都得上班,為領補助暫時不上班對職涯不利,反觀現行托
育補助才幾千元,建議可讓托育津貼跟育嬰假補助金額相同,才有激勵作用。
◎原始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195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