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聯考、基測、會考後,你的同學換成誰?高中升學制度的公平性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21-12-07 22:21:11
◎情報來源:
中央研究院-言之有物
◎情報內容:
聯考、基測、會考後,你的同學換成誰?高中升學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2021-11-30
採訪撰文|周玉文
高中升學制度的跨時、跨國比較
2000 年台灣廢除高中聯招,此後多次改革,希望破除只用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未來,也
減少教育機會的階層不公平。時至今日,我們的制度足夠公平嗎?升學考試篩選了哪些家
庭背景、能力的學生?「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黃敏雄,他針對學校之
內與學校之間在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及家庭社經地位上的差異,比較國中與高中階段的
差別,並進行跨時期和跨國比較,檢視台灣升學考試制度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
從戶籍轉向考試入學,產生什麼改變?
不只人人有機會上學,學校教育應該創造有利的條件,竭力減少家庭背景對學習的不利影
響,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這是教育改革多年的目標。教育制度能
實現這個願景嗎?中研院研究員黃敏雄試圖透過數據尋找解答。
臺灣從小學至國中依照「戶籍入學」,到了高中則採行「考試入學」,舉辦全國性學力考
試,依照個人志願、表現和測驗成績分發。理論上,前者涉及居住地區的社經水準,各校
會呈現社經地位的落差。後者則僅以學習表現和測驗分數決定,理當打破「階級世襲」,
廣泛被視為更公平、有利於弱勢家庭。
但現實真的如此嗎?為了驗證高中入學制度,是否有利於「不分貧富、同讀一校」的公平
性,黃敏雄運用兩個資料庫數據,進行國內跨時性、跨國性的比較研究,資料橫貫聯考、
基測及會考三個入學政策時期。
就在地數據而言,他採用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規劃的一項全國性「臺灣教
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在 2001 年,TEPS 針
對各約兩萬名隨機抽樣的臺灣國一及高二學生進行調查,並持續追蹤直到高中畢業,藉此
可以評估聯考與基測入學政策下的差異。
跨國及跨年數據的比較,研究則運用每三年針對全球 15 歲學生抽樣調查的「國際學生能
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臺灣在
2006 年加入,至今累積五輪調查資料,橫跨基測與會考階段。
透過 TEPS、PISA 數據,黃敏雄針對國中與高中生在「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
家庭社經地位」三面向,分析各校之間是否有明顯差距,或者校內的異質性更大?也就是
說,經過升學考試篩選後,家庭背景較好、認知能力較高、情緒管理較佳的學生,是分散
到各校或集中在所謂的明星高中呢?
不同背景、能力的學生,分散在各國中
首先,來看看依照戶籍入學的國中狀況。
根據 TEPS 數據,2001 年國一生的家庭社經背景,各校差異占總差異的 23%,相對而言
,校內差異佔總差異的 77%;升上國三後,數據沒有改變。再看看學生的認知能力,結果
也很相似,2001 年的國一生,認知能力的差異校內大約占 8 成;到了國三,情況也差不
多。
大體來看,國中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認知能力,各校之間的差距不算大,校內的差異相
對較高。
https://i.imgur.com/g6pP8JD.jpg
國中生的家庭社經地位、認知能力,學校之間差異約占總差異的 2 成,學校內的差異則
佔總差異的 8 成。
(TEPS 認知能力評量包含兩部份:第一部分是和學科相關,如數學、科學、語言能力;
第二部分和課程無直接相關,如分析、生活應用、創造能力)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敏雄)
進一步和其他各國地區做比較。檢視 PISA 調查(2018) ,九年級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的
各校差異,臺灣為 22%,在全球 32 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倒數第 4。最高是墨西哥的 64%
,明顯區隔出貴族和平民學校;最低則是南韓 16%,各校差異小。
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國中階段校與校之間在家庭社經地位上的區隔,相對較不嚴重。
考試更公平?數據打破迷思
從國中升高中,對臺灣學生是第一道門檻。大家不再如同國中小時期,多數人和鄰居共讀
同一間學校,學生進入哪一所高中就讀,需要經過篩選再分發。
過往二十年,這套篩選制度歷經多次改革。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階段:1958-2000 年為「高
中聯考」時代,一試決勝負,各校只依照聯考成績決定錄取與否。2001 年後走向多元入
學,入學測驗為「國中基測」。2014 年後實施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朝向免試入學,統
一考試也更改為以級距評分的「國中會考」。
https://i.imgur.com/GRW8Me4.jpg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敏雄)
跨過這道升學門檻後,各校高中生的認知能力、家庭社經地位,出現哪些變化?不同「年
代」的入學方案,究竟是越趨公平或擴大階層差距?
就家庭社經地位而言,依據 TEPS,2001 年的臺灣國一學生,各校的家庭社經地位差異佔
總差異的 23%;2005 年當他們經過基測進入高中、升上高二後,各校間的差異僅降至
22%,變化非常微小。PISA 數據(2018)也顯示,九年級生的家庭社經校際差異是 22%,
經過會考的十年級生則是 25%,不降反升。
那麼,年代更久遠的聯考是否比較公平?2001 年 TEPS 調查的高二生,屬於末代聯考生
,他們的家庭背景各校差異為 21%,幾乎等同以戶籍入學的國中階段。
這一串數據顯示,研究結果恐怕將打破「考試更公平」的迷思!經過考試入學後,高中各
校之間的社經階層差距,與國中階段相近,甚至些微高於國中階段。
https://i.imgur.com/oSXRUtj.jpg
戶籍分發的國中生,家庭背景的校際差異大約在 19%~23%,不論聯考、基測或會考時期,
升高中後則在 21%~25%,顯示經過考試分發,並未縮小各校之間的社經差距。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敏雄)
原本以為能「重新分配」的升學考試,並沒有提高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學生就讀同一學校的
機會,包括被認為較有利於社經弱勢的聯考,也未縮小各校的社經階層差距。
「我們會認為按照居住戶籍分發,有可能造成貧富區隔;考試應該更公平,能讓社經弱勢
學生有同等機會。但數據結果並不是如此,聯考和戶籍分發相比,並沒有更有效地促成不
同背景學生共讀一校。」黃敏雄分析。
聯考、基測或會考,「學科能力」都穩居重點標準
考試制度並沒有提高不同背景的學生共讀一校,那麼,升高中後同學換成了誰?從認知能
力差異度的轉變,可以給出部分答案。
根據 TEPS 數據,2001 年的國一生經過基測後升上高二,在綜合學科表現上,各校差異
從國一的 19% 大幅跳升至高二 63%,分析能力的校際差異從 16% 升至 45%。PISA (
2018)也呈現同樣結果,不論數學、科學或閱讀能力,十年級和九年級生相比,各校差異
幾乎都增加兩倍,研究顯示出:高中階段認知能力的各校差距,明顯拉大。
再透過 PISA 的跨國調查,便能突顯出這項另類的「臺灣特色」。
2006 年,臺灣十年級學生數學、科學、閱讀能力的校際差異,從國中時期 25%、21%、
25% ,激增至 65%、63%、60%。2014 年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差異遽升的情況雖有趨緩,
但 2018 年高中各校差異仍高達 43%、43%、40%。攀升的程度,在 32 個國家中排名數一
數二!
換言之,臺灣的「高中升學制度」是一套鮮明的篩選機制,明顯依照學科能力分配到不同
的高中,在世界各國顯得相當特殊。
黃敏雄解釋,2014 年後數據趨緩,來自於國中會考計分方式的改變。計分不再是鑑別度
極高的精密分數,改用級距,各科只區分七個等級,增加了總分重疊的比例,鑑別度降低
,因此縮小了校際差異。
從跨年度的數據來看,不論是聯考、基測或會考,高中升學以「學科表現」作為篩選分類
的標準,始終沒有太大改變。
「數據會說話,我們的高中升學制度,仍然是以學科表現作為最重要的分水嶺。」黃敏雄
分析,儘管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政府同時推動免試入學、繁星高中等教育改革措施,希望
打破明星高中的傳統迷思,也降低學科考試的重要性,但數據反映結果並非如此。
以國中會考入學制度來看,如果某一所高中的免試入學登記者多過可以錄取的額度,北北
基會採用三大計分項目進行超額比序: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與會考成績各占 36 分。志
願序絕大多數人可以得滿分,就算不慎選填失手,多數只被扣 1 分,最離譜的選填失手
,也僅扣 4 分;多元學習表現涉及升學前途,早有準備的多數學生可以拿到滿分。於是
,最終還是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分發。
黃敏雄進一步解讀:臺灣升學考試明顯以學科能力做篩選,但沒有提高不同家庭社經背景
學生同讀一校的機會,等同間接篩選了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
https://i.imgur.com/oMrP2Pz.jpg
臺灣高中升學考試對「學科能力」,會產生明顯篩選分類,且高居世界前位。2018 年,
數學和科學表現的校際差異升高幅度,在 32 個國家中高居第一;閱讀能力的校際差異升
高 22%,名列第二,僅次於俄羅斯的 24%。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敏雄)
學科強=情商高?高情緒技能沒有集中在明星高中
近年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學生的「非認知能力」(或稱社會情緒技能),對於未來成就、
幸福感、健康、工作表現有顯著影響, PISA 也在 2018 年納入非認知能力的學生自評調
查,例如:對失敗的負面想法、自我日常感受、努力做好工作的決心、在學校歸屬感等,
總計十個面向。
幾十年來,臺灣學生日夜念書補習,為了要搶進明星高中窄門,除了必備的認知能力,也
得兼顧高競爭、長時間努力、抗壓性。因此研究假設,明星學校的高中生,除了認知能力
較強,也屬於社會情緒技能較佳的族群。
不過 PISA(2018)卻顯示,臺灣九年級與十年級學生自評的各項非認知能力,校際差異
都低於 5%。也就是說,學校內的差異非常大,「情商」高的學生是平均分散在各學校,
國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黃敏雄對數據結果稍有保留,原因是,學生自評時可能拿班上、校內的同儕當作參照對象
,各校標準不一,較欠缺客觀精準的依據。但 PISA 的資料仍顯示,不論是在學校或個人
層次,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的相關微弱。
未來需要的能力超出教科書之外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反映出:臺灣的升學制度始終高度偏重認知能力,特別是學科表現;
分析、解決問題等類型的認知能力,各校的差異相對較小。
原因在於,考試成績強烈左右升學結果,學校和補習班會猜題、訓練答題技巧,以及加強
考題演練或背誦,因此測出的往往是學生可以專注預備考試的資源條件、意願、努力及能
力,而非真實呈現出全面的認知能力。
此外,在升學主義掛帥下,教育體制對學生的期待和訓練,都集中在考試表現上,非認知
能力便難以獲得重視,包括對自我的主動探索、社會價值、情緒技能。
然而黃敏雄提醒,全世界政府都積極改革學校課程,期盼培育主動學習、有創新力、具備
團隊合作技能、重視內在修為,同時兼備人文關懷及環保意識的新公民,以因應全球化與
科技變遷帶來的問題與挑戰。例如,OECD 的「未來教育與技能,2030」計畫(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懂得溝通、相互合作,能主動尋找問題與解方,都是很重要的能力。我們也應該讓學生
有機會走出學校,看見社會需要,讓學校教育跟真實世界接軌。」
OECD 網站可見到許多跨國孩子,積極表達他們對環境、社會的關切與期待。好比一名
17 歲哈薩克中學生努拉(Nurai)設定未來志向是成為「窮人的建築師」:與非營利組織
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合作,協助世界上人人都有房子可以住。
黃敏雄語帶關切地說:「我希望我們的學生也有這樣的機會,好奇心、充滿關懷,能和社
會、國際連結,嘗試多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情。教育制度應該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被啟發。」
https://i.imgur.com/Rj5nBHX.jpg
你心中的教育應該是怎樣?17 歲的哈薩克學生 Nurai 說:「現在的學校教育偏重科學的
學習,卻忘記向年輕的世代闡述社會問題,其中包括居住問題,這個問題已經擴及全世界
,相當重大。」
資料來源│OECD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黃敏雄譯)
https://i.imgur.com/YkjvUcZ.jpg
「我們不應該錯誤的貼標籤,給一些人希望,又讓一些人絕望。」黃敏雄長年研究教育社
會學,核心關懷環繞著制度政策的合理性。他強調,學生未來的成就並不只是依靠學科表
現,教育制度不能讓孩子因為測驗分數,便被貼上負面標籤。
圖|研之有物
延伸閱讀:
從資料分析,看見「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家庭與學校教育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math-education-huang-min-hsiung/
◎原始連結: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examination-high-school/?
請注意轉貼的字數不列入計算,
請在本線下方加入至少20字心得或討論!
心得:
版上最近相關話題討論得很熱烈,
剛好中研院有報告,統計數據攤開來就知道了。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21-12-08 00:42:00
目前已經有一堆人閱讀理解有問題。不過外面一般和板上近來討論的是「純考試」與「不單是考試」的比較。這相對只能用來當作「考試計分制度」的討論資料。
作者: cwz0522 (酷滋)   2021-12-08 09:30:00
這研究引用的聯考數據不太適合,因最後幾年已行多元入學可參考 http://archive.is/2Isd可能年代久遠 沒聯考時期的數據可參考了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21-12-08 12:42:00
後幾年是指什麼時候?
作者: BernieWisman (巴尼)   2021-12-08 14:13:00
推這篇 聯考神話真的該被除魅了
作者: cwz0522 (酷滋)   2021-12-08 16:32:00
@SunSky0126 http://archive.is/2Isd 文中寫的87至89學年度多元入學管道名額增加此研究要比較聯考時期的index,拿的是最後一期高二當對象感覺不太嚴謹 因粗略以報考人數來看 該年可能有1/3多元了也許學者已想辦法校正或調整,但文中未提及,有疑惑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21-12-08 17:07:00
我程式跑了整個網頁,沒有多元入學的訊息他說的多元入學根本性上一直到基測、會考都沒有多大的比例,而且這本就是當代政策,該份報告就是在比較「當代政策」
作者: cwz0522 (酷滋)   2021-12-09 08:11:00
用程式在我提供的網頁沒找到"多元入學"?不用那麼複雜,用瀏覽器例如firefox的搜尋/就成找到字串還以為網頁裡是圖,你程式找不到,還試了一下,是字串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21-12-09 09:14:00
你沒看我的第二行嗎?我是指網頁本身沒提供多元入學的內涵(訊息),所以還要自己去找搞錯重點是在討論什麼 各時代本就有不用或可能不用統一筆試的管道。還是你要跟我說自己不知道基測和會考時代也是如此?
作者: Doralice   2021-12-09 09:27:00
非認知能力的「自評」分數,直接當作真實指標也是很有趣! 職場實際看來分數差距很大的同等專技人員能力其實也差別不小
作者: tommy421 (tommy421)   2021-12-09 09:52:00
唸書就增長知識 扯什麼社經地位換言之 為何不是用會唸書的人適得其所去評比 而是用社經地位公平性評比呢
作者: BenZobrist (工具人)   2021-12-09 12:34:00
太長了,看不完
作者: cwz0522 (酷滋)   2021-12-09 14:51:00
@SunSky0126 我的疑問是作者要對比聯考但卻拿最不像聯考的最後一屆來與其它升學制度作比較而那一屆因多元入學而大幅減少報考人數了粗略看來減少了1/3 幅度相當大顯得不太適合拿來當指標可能我太認真以論文來看待所提供的證據一直沒在你想討論的重點上 有冒犯之處 請見諒
作者: ap88994433 (Xiahouyuan)   2021-12-10 18:19:00
其實蠻好奇S大是做什麼的我這屆都快大學畢業了您還活躍在這XD
作者: SunSky0126 (昊SunSky)   2021-12-10 22:09:00
活到老 學到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