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joekai (南方的天空)
2013-04-05 18:17:50http://chokais.blogspot.tw/2013/04/blog-post.html
艾西莫夫以基地系列及機器人系列這兩大系列科幻小說聞名於世,作家暮年之時分別寫了
兩大系列的續集,把原本獨立的兩大系列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兩大系列小說成了氣勢磅
礡的萬年銀河世界史。在科幻小說上艾西莫夫的地位因這兩大系列而無可動搖。但是作家
曾自敘過,他最滿意的作品卻是一篇僅數千字的短篇故事「最後的問題」。
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若不對孤立系統施加額外的功或能量下,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會自然
增加。這種混亂程度的度量值稱為熵值。最簡單例子是我們如果把有色溶液滴入一瓶水中
,無須攪拌,最後有色溶液也會均勻分布整瓶水中,熵值達到最大化。這種現象如果擴大
到整個宇宙,我們可以視整個宇宙為一個孤立系統,因此從初始的大霹靂開始,宇宙的熵
值會持續增加,宇宙中的能量會慢慢轉變成熱能,到了最後,當系統熵值最大化後,宇宙
會呈現熱寂狀態。此時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能量可以提供給生命使用。這是根據熱力學第
二定律推導出的宇宙終極命運假說。
「最後的問題」這篇故事即是以此假說為基礎,在短短數千字內,勾畫出一個宇宙億萬年
的生命史。敘述人類在道德提升、物質進步後,文明首次進化到一個嶄新世代。而人類也
創造出具有一個能夠自我成長與自我調適的人工智慧。這人工智慧一直悉心照顧著人類的
生活,創造新科技,解決人類的問題。某一天一個偶然裡,兩個負責人工智慧的保養維護
工作的工程師,詢問了人工智慧關於若不施加功的情況下,如何使宇宙熵值降低的問題,
面對這個違反熱力學定律的問題,人工智慧一時語塞無從回答,然而它也開始尋找、思考
這個他回答不出問題的答案,一直到地老天荒,月殞星滅………,最後的問題的最後的答
案。這篇故事的壯麗與恢弘不僅是它勾畫出我們身處宇宙的生命史,人的永恆進化,它甚
至進一步寫到了「創世」,寫到關於「神」,以及整個宇宙時空的永恆循環。這樣巨大的
主題即使用百萬字描寫也不為過,但是作者舉重若輕僅用了數千字就完成這些主題的故事
。任何一個作家單憑這樣一篇作品即可不朽。如果說長篇巨著是人類靈魂的深邃隧道,通
向無盡的過去與未來。短篇傑作就像是巫士的水晶球,燭照我們無邊的幻想與夢境。而「
最後的問題」不僅燭照出我們最遠的幻想與夢境,它同時也通向那無盡的過去與未來。確
實,艾西莫夫以單薄的一個短篇故事達到了史詩長篇才會有的震懾力。
這篇故事發表於1956年,依照當時的科技發展,作者描寫數位運算將走向集中化。人類的
數位科技運算發展由早期大型電腦的集中化走向個人電腦的分散化,網路的發展有把這一
切連結起來的趨勢,雲端的概念可能讓未來數位運算是又集中又分散,現階段所謂人工智
慧離小說所描寫的境界還很遙遠,當然我們距離故事的開始時間2061年也還有約50年,50
年的科技變化或許會讓我們達到那個境界,如果這樣,那時我們也可以來問我們創造的「
神」這最後的問題了。
作者:
guezt 2013-04-07 17:35:0042
作者: Kieth (歲月如歌) 2013-04-09 13:08:00
42
作者:
leemj (阿哲)
2013-04-09 19:21:0042
作者:
hnjsh (Noldor)
2013-04-09 20:32:0042~~~~~~!!! \⊙▽⊙/
作者: LSC112233 (LSC) 2013-04-10 15:13:00
~~~~!!! \⊙▽⊙/ 欺負長ID
作者: codemonkey (程式猿) 2013-04-13 11:10:00
<銀河便車指南>的超級電腦,是向<最後的問題>致敬嗎?
作者: lina7inverse (杉森‧費西佛) 2013-04-14 00:18:00
~!!! \⊙▽⊙/ 這篇寫得好棒!!!
最好是啦!為什麼沾個邊就要拉成致敬這個那個的那作品裡面有人是不是統統都跟聖經致敬?
作者:
DJYeh (Yel D'ohan)
2013-04-16 10:56:00不是聖經,是女媧。
作者: timespin 2013-04-16 17:50:00
good
作者: codemonkey (程式猿) 2013-04-16 21:15:00
所以我是問那台超級電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