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天下雜誌前助理編輯,倫敦政經與華威大學社會學碩博士,曾柏文先生FB的一則評論
評論的新聞內容已經不可考,不過這大概就是社會系看社工系的標準模式吧
讀這則新聞,我卡到好幾次。
「新移民子女愈來愈多,萬華兒童福利服務中心主任許水鳳憂心,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要
處理問題恐怕更棘手。」文章一開始就先依母親身分,把一群小朋友界定成一個「棘手的
社會問題」....
「許水鳳深耕萬華20年。她發現,新移民孩子問題源頭,出在教養」這是妥當的歸因嗎?
教養不足根源來自弱勢,來自「社會上無法保障勞動者基本的子女陪伴權」。這是勞動體
制的問題,卻用「教養」兩個字濃縮成父母的責任。
「移民署推動新住民火炬計畫,要求老師到新移民家庭家訪,部分新移民家長拒絕,讓老
師很受傷。」這是最不OK一段。好個「火炬計畫」,,對齊「需要被幫助」形象的再這種
極為粗糙的關懷,直接效果就是「標籤」,是一種對新移民身分差異的深描,對其「需要
被幫助」形象的再強調。「拒訪」就讓老師很受傷,有無想過這種針對性的訪問,也會讓
受訪者很受傷?
移民署只想用火炬來照亮,卻沒考慮火炬也會燒傷。
一切的癥結在於「針對性」。我記得之前讀到,倫敦政府在處理移民社經地位帶來的問題
時,會用「該些移民集中區」的 urban upgrading, community support為名目,目的是
避免用「移民身分」作為政策對象,造成歧視性的污名。台灣雖然國情不同,也應該有很
多其他不固著於身分的 policy framing 方式,去模糊家長身分帶來的區別。
從這則新聞來看,從政策制定者到老經驗的地方執行者,都欠缺這樣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