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成為企業講師,是一條幾乎沒有捷徑的路。
前面已經有幾位先進提供經驗與意見,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分享一些想法
企業講師的條件:
1.人格特質:
在立志成為企業講師之前,先思考自己是否具備身為講師應該有的天性。
例如:主動積極、耐心傾聽、熱忱服務、好學不倦、毅力恆心...
重點是熱忱與毅力,還有一個好EQ。
不然在教學路上,挫折重重,沒有熱情與自我修復的正向力量,到最後
頂多只能成為一個把教學當念經的講師。
2.講師職能:
所謂基本能力,這是可以被訓練的,但是需要一些時間。例如:
(1)口語能力:說話的咬字是否清晰、腔調是否抑揚頓挫、戒用口頭禪。
(2)表達能力:說故事的能力、說明事情的條理邏輯。
(3)閱讀能力:讀取資料的速度及理解能力。
(4)觀察能力:大從環境政策法令文化,小至人心態度言行眼神。
(5)思考能力:遇到問題的邏輯分析、數據判讀能力。
(6)編寫能力:是否有辦法彙整、編輯、撰寫文章或教案。
(7)反應能力: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處理能否及時有效。
(8)演說能力:面對群眾能夠掌控場面的能力、帶動氣氛的表演能力。
坊間有許多名師的教學或書籍,我大致就舉以上幾項。
3.專業或實戰經驗:
從教育訓練的角度來看目前管理顧問界的訓練課程類型,主要分三類:
a.管理職能課程 b.核心職能課程 c.專業職能課程
以在公司企業尋找外部講師的條件標準來說,有經驗的trainer會先看的是
一個講師在業界是否有豐富的實務經驗,而不是講師的學歷或價碼。
a、b兩類課程尤其如此,c有可能涉及非常專業的知識或技能,這時才會
優先留意講師的證照或學歷。
專職的企業講師很少只講一類課程,涉獵的層次與功能太少是很難生存的。
而要能走向多功能甚至全方位講師,關鍵都在工作的經驗值。
書本理論與工作實務的差異是巨大的,不管是從基層的執行者到管理階層,
過程中遇到的狀況很多是書本上不會寫的,學校教授也不會教的。只有親身
體驗、投入才會明白。
同理,還有產業差異與企業文化適應的問題,這些也都是需要靠經驗累積。
業界專長於銷售技巧、說服話術的講師,幾乎都有擔任第一線業務的資歷;
同理,講「經營管理」、「企業文化」議題的講師,也幾乎都因為擔任過
企業高階主管的資歷。
4.一定要有自己的獨門功夫:
書本人人可取得,學歷不是只有一人有,資歷也是一山還比一山高。
管理顧問講師掛牌能講「問題分析與解決」、「溝通協調」、「團隊合作」
的講師一海票,職訓局講師名單內也一拖拉庫。但是到最後發現評價高的、
學員反應好的就是那麼幾位,找個機會去聽聽看,會發現所謂「王牌」都
會有一套別人沒有的教學方法或內容。如果沒有自己的一套功夫,在業界
無法出類拔萃,還不如乖乖留在公司內領薪水。
針對原po的問題:
1.建議先朝管顧業前進嗎?
可以歷練過水,但不要當成全部。
(1)管顧業近十年來不好混,想做訓練行政最後重心全擺在業務的不在少數。
(2)投對公司,或許有機會可以接觸到一些名師。
(3)在顧問公司工作與進入一般企業工作,能接觸到企業事務的核心程度差異不小。
2.講師協會相關課程,建議去上嗎?
這必須要看你的正職工作是什麼,如果學無所用,根本是浪費時間金錢。
3.學歷或證照,何者必備?何者加分?
如果你擁有非常專業且數量稀有的證照,才有所謂的加分效果。
學歷或普遍性高的證照,用在一般企業的求職會比較有用。
結論:
一定要有企業界的工作歷練。
(1)HR的訓練工作,從訓練行政開始,到訓練規劃;
再循訓練規劃的途徑「合理化」瞭解HR的整個運作以至各部門的業務性質。
或者,投入公關、行銷、業務等涉外程度高又能理解企業運作的工作機會。
(2)擔任中階以上的管理職。帶人、管人,向高階甚至經營層主管在工作上直接
互動接觸的經驗,用任何金錢難以換取。
(3)擔任企業內部講師。大型企業或者一些有制度的公司,會有內部講師的培育
機制。未來的招牌,先從建立口碑開始做起。
(4)橫跨多種產業的歷練。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甚至是本國企業及外商。
具備以上歷練,然後,才擁有成為「企業講師」的入門磚。
以上,敬請參考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