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小弟76年次,剛滿30歲
一路上運氣很好,也遇到非常多貴人,從建中念到台大財金
在券商研究部從研究助理做到研究員,可謂關關難過關關過...
中間經過兩個很大的關卡: 求職、以及轉為研究員的過程
2009年大學畢業,剛好是市場的最低點,
我運氣很好的去服了11個月的兵役,退伍時剛好是就業市場反彈的最高點。
同時因為大學的實習與競賽,累積了一些不一樣的經驗,
所以有機會面試研究、交易與企業理財等工作。
最後因為恩師的提點,決定去賣方研究。
另一個關卡是轉任分析師的過程。
研究單位的組織很扁平,就是研究員與研究助理。
兩者的責任簡單來說,研究員要扛自己的招牌,面對客戶,
而研究助理只需要完成所屬研究員的交辦事項。
以職涯的空間來看,研究員大得多。
2015年時小弟已經當了4~5年的助理,心灰意冷決定申請MBA,
但此時碰到一個機會: 香港研究部在擴編
我的運氣很好,當年A股暴衝,香港急需普通話人才,
我還記得大摩當年一口氣開了25個缺!
申請過程中也得到很多貴人幫忙
台灣大老闆、台灣銷售以及香港的大老闆都願意讓我嘗試
,加上小弟之前研究報告的反饋還不錯,有一些有趣的論點(也是要謝謝產業前輩幫忙),
所以拿到這個機會。
2015來到香港後就是連串的震撼教育,
研究員要扛自己的招牌,當股價跟自己的預測反著走的時候,心理壓力很大。
以前在台灣不加班的我,現在基本沒有假日,
像現在剛剛下班,邊吃大快活邊打這篇文。
去中國拜訪產業專家的時間比回家多,
茅台五糧液牛欄山,醉倒在各大機場,只為了知道渠道庫存到底有多高...
在一起好幾年的女友也沒能再走下去。
想總結一下,感覺自己走到今天,運氣跟偏執幫了很大的忙
從求職到轉任分析師,都是剛好碰到開缺,而無巧不巧的讓我走運等到。
這就是外資券商的定律,總是缺找人,很少有為了人開缺的。
氣夠長、市場夠健康(台灣不算..唉),永遠能等到缺。
另一個就是偏執,時時刻刻想著自己要怎麼樣做到差異化。
如果您今天是台大財金的畢業生,
很抱歉,您的運氣不好,因為台灣的缺跟2010年比少了非常多
但您還是有很多機會展現差異化,第一份工作就來香港吧:
35度的夏天、穿西裝打領帶,抱著一疊文件在皇后道飛奔,這是煉獄,也是金融人的浪漫
最後是薪資(底薪),投銀、FIG的朋友請不要見笑:
Analyst 1st: TWD1.2mn
Analyst 2nd: TWD1.6mn
Analyst 3rd: TWD2.0mn
Associate 1st: TWD2.4mn
Associate 2nd: TWD3.0mn
VP 1st: HKD1.1mn
VP 2nd: HKD1.5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