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90925 (頂好先生)》之銘言:
: 原文吃掉
: -
: 大家都好厲害,好像還沒人分享設計相關的,
: 商科文組設計系魯蛇浮上水面來獻醜,
: 77年次,中部國立科大畢,在學時得了一些獎,
: 某些原因晚出社會,前五年在台北年薪沒超過40萬,
: 第五年開始年薪多一倍,覺得找工作是機運
: 還有會不會包裝自己比實力重要,最後會提到
: (2013)第一年~(2014)第二年
: 過水的不算,從包裝設計公司開始算起,
: 包裝設計28K,年終0.5個月,家族企業責任制沒加班費,
: 平常很省住家裡一個月存10-15K,
: 這時期認識了到現在還有聯絡的前同事,
: 領了一筆資遣費後第一次出國去日本,
: 後來自己去澳洲流浪,工作有一陣沒一陣的又剛好遇到澳幣GG
: 有工作一個月約$2500-$3500澳,沒工作就一直吃老本
: (2014)第二年~(2015)第三年
: 同上,澳洲打工,在澳洲人的倉庫打雜,
: 大概是體力活不如澳洲人,幾個月後被資遣了,有資遣費,
: 澳洲人一手就能抓一箱25公斤的貨到產線上,
: 我用兩隻手抱一整天,下班都累得不想再動,
: 之後買了人生第一台車,澳洲的車不論新的或二手價格都很便宜,
: 後來南半球轉冷、工作變得難找,去跳傘潛水玩玩後就回台了,
: 找工作期間靠巧領失業補助金過活(聽說現在申請限制變多了),
: 下半年在新創公司,視覺設計32K,無年終,
: 家族企業責任制沒加班費
: (2016)第四年~(2017)第五年
: 同上,自覺沒辦法駕馭公司的女性風格就提離職,
: 老闆其實很欣賞我,所以之後變成我的履歷推薦人,
: (目前履歷上掛兩位推薦人)
: 後來待過廣告公司35K、食品公司33K,
: 還嘗試去做肉品業務32K,每天要移倉好幾噸的肉
: 搬完肉還要出去跑業務,回家後身體真的不是自己的,
: 但也因為跑業務的關係接觸到菜市場的客戶,
: 才見識到很多菜市場開進口車的客戶,
: 幾個月後覺得不適應就自提離職,
: 神奇的是離職後一年內還有客戶要跟我下單
: (2017)第五年~(2019)第七年至今
: 2017年尾到低調賺錢的傳產做兼職美編,
: 時薪200多,平日早9晚6的薪水已比之前的高,
: 跨年前答應老闆做正職就做到現在,
: 美編+通路管理,三節+年終約1.2月,
: 家族企業有加班費、誤餐費與業績獎金,
: 人生第一次領到加班費,這兩年年薪正職加兼職約70萬,
: 在這裡學到的跟設計無關,
: 多的是跟人應對尤其是EQ差的、還有談事情的技巧,
: 進來後發現台灣高端消費市場跟菜市場經濟一直都在,
: 只有非常好賺跟沒那麼賺的差別,看你怎麼去開發,
: 還有家族企業真的佔我職涯的八成,
: 老闆算是這幾年來底氣最夠的,有錢人真的都很會避稅,
: 公司賺錢、老闆誠意夠員工福利才有機會好,
: 其他畫大餅的不能當飯吃,
: 美中不足是薪水變化不大、常要忍受主管秀下限
: 寫到這裡,自己出社會5年來的工作薪資變動,
: 跟其他行業的網友比起來實在不多,
: 從年薪35到年薪70;從學生科班十年到開始工作後;
: 有時找工作真的是機運,時間到了剛好就往下個階段前進,
: 起初想做有興趣的到後來選$多的,
: 有時像是突然清醒或突然頓悟般,
: 每個階段要的東西與視野不太相同,
: 雖然現在$變多了、出國次數變多了,
: 已去過三大洲8國,下半年排定去越南、坐頭等艙去美國(感謝因航),
: 但平常消費還是跟剛出社會差不多,
: 把住家裡省下的房租錢當作是出國基金,
: 平常會刷Job版、看看現在設計的薪資行情,
: 發現整體薪資都沒增加,好奇為什麼還這麼多人想進來?WHY?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八成不會選這行吧,
: 用朋友的104企業帳號來搜尋跟自己條件差不多的求職者,
: 發現設計這行流動比例偏高,大家都差不多,
: 有很多半路出家的;有的很會包裝自己,
: 因為職業關係接觸到一些從事網路行銷的,
: 其實很多根本不太會也不了解其中的眉角阿
: 所以會包裝自己先拿到門票再說很重要
: 我需要把自己整理一下,希望有機會邁入下個階段
第一份台中工具機廠
28000,三個月後30000
五個月後到龍井鋼鐵廠
23900開始
做到第6年,也就是2018
這年期貨賺170,公司領的約80多
我覺得薪水影響已經降低
隔年2019,頭週賺100
開始設立目標想未來
結果一週輸100連輸三週
回到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