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原文寫很長,但重點卻很少,可能直接合併三篇來寫比較有內容。
我在日本也待超過十年了,覺得原文裡有一段其實不對:
「當我認真打算去日本求職時,我發現,在台灣大家最想去的公司,基本上就是所謂的一
線外商,以文組小弟來說,當時想的公司可能就是 P&G、麥肯錫、BCG、外商銀行等等。
但在了解日本以後,發現日本人的求職世界中,跟一線外商並列(甚至超越)的機會,叫
做「大商社的綜合職」。(類似儲備幹部)」
基本上一線外商永遠就是高過大商社綜合職,只是一般日本人英文能力太差,只有東大京
大極少數的菁英才能夠以爛英文進top外商,所以他們才會退而求其次的去大手日商綜合
職。
不說別的,光是起薪,外商跟日商可以差到幾百萬日幣,受的訓練跟工作上的強度也差很
多,只要能生存下來,幾年後兩邊的人差距就更大,所以能進外商的人才不太會考慮日商
綜合職,通常會說日商綜合職跟一線外商並列或超越的通常都是進不去一線外商的人在說
的...
不過推文中不少在質疑原文最後提到的新鮮人拿到「年薪 」600 萬的offer,這我就可以
順便幫原PO說明一下。
這裡的「年薪 」600 萬指的應該是底薪+加班費+年終獎金等等,如果是大手商社、銀行
應該不難。
而在日本新鮮人起薪的「底薪」超過600萬日幣的我隨便舉十家投銀:JPMorgan、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BofA Securites、Citigroup、Barclays、Credit Suisse、UB
S、Deutsche Bank、BNP Paribas、Macquarie Bank
以上每家的起薪「底薪」都超過600萬日幣,這還不包括年終獎金,至於其他一流IT外商
、管顧等等的「底薪」比600萬高的也不少,在日本外商工作只要有認識其他公司的人大
概都會互相知道行情,不是什麼很少見的事。
我當年研究所畢業進投銀的起薪「底薪」是750萬日幣,第二年底薪加到900萬,後來跳槽
過兩次,現在底薪也破千萬,但我實際工作資歷大約才7年半,跟我同期的朋友或同屆的
同學,不管是還在投銀或管顧,或是跳巢到其他業界的薪水也不會比我差。
我大學讀財金、研究所讀會計,TOEIC很久以前考過一次不到900,日檢從來沒過(考了N1
幾次都沒過就放棄了),但不得不說我研究所很拼,加上總共花了8個月才在畢業前找到
工作,所以好工作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如果只跟台灣比,日本真的是文組的天堂沒錯,因為工作多,薪水高的也不少,只是強者
也多,所以要拼高薪還是要比一般人努力才行,這幾年越來越多台灣人來日本工作,也有
不少根本不會日文的,一樣可以拿到工作簽,現在的日本就業市場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