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m7629 (pipi)
2021-06-21 00:20:13都可以當教育片的中國職場劇
最近看了一部中國的「平凡XXX」職場劇,看了非常感動。劇情裡面的演員挑選,並不如
台灣或日本那樣,是依靠臉蛋去作為準則。主人公更像是你我身邊都我出現的路人。
但這部劇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台灣很難找到這樣的題材。「投資人」這職業,除了本身國
家市場要夠大外,還要有良好的外語大環境。依照台灣市場的規模,跟台灣人對於語言的
意識形態(本土化比國際化重要),要創造一間風險投資公司都很難。
而整部劇情拍出了很多年輕人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同樣也反應在台灣年輕人身上。
畢竟台灣跟中國是同文同種。以下分享幾個劇情裡面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高學歷的學霸,一進到職場就認為自己應該做「高大上」的工作。那種整理文件,或者輸
入資料的基層工作,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其實職場上的大頭病現象,兩岸都存在
。因為中華文化本質上就對「讀書」有盲目的崇尚。大家都在社會上創造自己價值,但是
「會讀書」,又或者「拿筆的工作」,就理所當然的可以有優越感。但是另一名工作能力
很強,也被叮得滿頭包的「女強人」,卻在大頭病文化上提出了解決方法。這部分留給想
知道的人自己到戲裡找解答。
而戲裡面,碰巧撿到進入頂尖企業工作的實習生秋總,從上班第一天就被狠狠的當眾打臉
。因為在頂尖企業工作,漂亮學歷跟掌握商務英語能力是標配。公司的團體裡面,突然來
了一位只有高中學歷,連中文翻英文能力都不會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排工作給他。即
便最後的秋總,真的憑藉「異於常人的努力」成功感動自己上司,但上司也為了保他與自
己一路堅持的原則而陷入兩難。
因為是戲劇,所以裡面有很多地方都顯得過於理想。但是有幾個地方卻也是血淋淋的現實
。
台灣媒體長年吹捧的中國神話(容易賺錢),其實是建立在996(9點上班9點下班1週上6天)
上面。如同中國網路常常說的,是一塊金子,到哪都可以發光。前提是你願意努力,讓自
己成為那塊金子。而中國,又或者說全世界各地的大型企業,在沒有良好的包裝(學經歷)
下真的是連面試機會都不給。
畢竟一個大公司每年收到這麼多履歷表,人資或者老闆,不可能一一面試。這種情況下,
就是先從履歷表開始塞選。如果一個人本身出生就不好,父母親也沒有人脈,真的只能跟
劇裡面的秋總那樣,願意付出比別人還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建立自己的品牌了。
本以為中國領袖換人,中國影視業很難再有好作品。
但是這作品還真是拍出一般台劇或日劇,無法拍出的高度(職場劇)。
作者:
taipoo (要成功要積極)
2021-06-21 00:55:00很多高學歷的人,沒有能力與實力,卻充滿著好高騖遠的心態
作者: Sniqow (Sniqow) 2021-06-21 02:34:00
學生嗎?職場劇?
作者:
dir2007 (熊貓媽咪)
2021-06-21 07:36:00同文同種?
陪家屬看過,有幾段蠻現實。被上司衝康、逼你選邊站、把苦勞留給下屬功勞留給自己
作者: aimlikenoob (AimLikeNoob) 2021-06-21 08:45:00
看這種只會淪於在裡面找同溫層取暖
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就是拍到爛的狗血劇經過思想審查的影劇 絕對只會出現努力就有回報的劇情中國官方可是很怕躺平主意的萌生
作者: sawdmat (老媽子) 2021-06-24 17:09:00
這篇...我好像在其他論壇看過一模一樣的,來洗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