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講工作中的溝通的話,分享點我自己的經驗。
理解力跟背景知識有極大的關聯性,如果是一些你知識範圍外的東西
撇除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記憶力都好不到哪去。
學者研究過,大多數人短期內能記得的無意義資訊
就是 7 個數字左右而已,比電話號碼還少。
但如果我是跟你講一個你很熟的小說衍伸出來的你沒聽過的番外篇
或許連續聽 60 分鐘你也可以毫無壓力的繼續跟上新劇情。
而一般工作事項都是介於兩者之間(毫無意義資訊,與完全理解的資訊之間)
所以你能多快掌握與理解別人說的話
大多是由你對於那個資訊相關的背景知識知道的深淺決定的。
當然聰明才智是有影響的
如果你跟旁邊的人,在完全一樣的背景知識下
例如同樣是剛入職新人,同樣是以前沒學過任何相關的東西
別人就是比你快能聽懂,那或許真的其他人比較聰明點
但除了少數天才以外,其實理解力上的差距雖然有但也不是這麼巨大
影響力遠小於熟悉度
用個不精確的數字比喻的話,假如最頂尖天才的智力是 100
大多人可能就是在 40~60 之間的差距而已
而即使你不幸是普通人內比較笨的 40 分的那群
跟普通人中的 60 分聰明人
這 20 分的差距,只要你在領域知識的熟悉度上多一點點,就完全足以彌補
更多點還有機會讓你跟智力 80, 90 分但缺乏背景知識的人,站到一樣的起跑線上
(至於最頂端的天才世界,本非我輩凡人需要煩惱的)
所以要努力的話,就是努力研讀所有跟你現在工作領域相關的知識
讀一次不會就讀兩次,讀三次,不斷增加你在該領域的熟悉程度
這樣之後聽別人講解時,由於很多背景知識已經在你腦中
你的大腦自然的就會去做連結,幫助你"記住"剛剛別人講了什麼
然後順利的跟上進度
就像上面說的,聽到你很熟的小說的番外篇那種感覺一樣
所謂勤能補拙,講的其實就是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