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先自首
其實...因為快要考大學的關係,所以一直沒有生出冬天的心得文...(逃
然後這幾天在整理這幾個月來寫的日記,找到了這一篇。
其實我寫好了一陣子
可是一直覺得好像是我想太多
所以就一直沒有放上來或是跟別人說
然後剛剛就是心血來潮所以就決定PO上來
(天啊我廢話好多/口\)
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中,耳機播起了〈吵〉。算是很久以前的一首歌了。
〈吵〉已經聽過許多遍,
這一遍我也沒有特別的仔細去聽,
但卻突發奇想,讓想像帶著我重新認識它。
因為是想像,
或許是過份解讀,也或許是無根無據,
可是,也有可能是創作者不經意埋下的小細節,
讓我突然好興奮XD
.
我是在構想,〈吵〉之中是否有另一個角色存在呢?
是這故事裡的角色,不止演唱者
(因為通常會把演唱者視為Narrator,當是一個角色的代表,或一個故事的敍述者)
還有另外一個角色在默默的登場,
喧鬧嘈吵,甚至跟演唱者有過互動?
.
我聽到的是鋼琴。
鋼琴出現的位置都很妙,
所以勾到我的注意力。
這首歌主要是先以Bass和其他器樂去做主歌的鋪墊,
而鋼琴則是在副歌開始有「戲份」,
主要在一句的尾聲至另一句的開頭,
而且越來越長,好像在和那歌唱者在對答一般:
「你想吵,我想逃。」
一串複雜跳脫的琴音彷彿在戲謔地說,
「你無法逃脫。」
當歌者又唱:
「相思潮,啃咬我,揮不掉」
那鋼琴又在回答說,
「要一直纏繞著你呢~」
之類的對話的想像:那個你,彷彿可以想像成那琴音所表達的角色。
最後,鋼琴甚至有獨奏的部分,
像是獨白,把所有喧鬧都先暫時靜止,
讓這個角色好好說話。
我寫這些,其實很大的部分只是猜度或想像或聯想,
可是,大概其實人和音樂的對話是音樂的本質。
音樂是語言,也可以是獨立的存在,
讓聽者和它本身去對話,
往往能激出更多想像力的漣漪,甚至思潮。
還是其實我只是想太多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