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tb (胖逼=口=)》之銘言:
: (解釋和尋求支持,以及時機點的掌握,層級一步一步往上)
: 到了一年多後時機成熟後所有開發團隊才開始採用他的新建議
: 改變沒有這麼簡單的
: 曾經有高層對我們說(那位高層很喜歡聊天)
: 他說今天一個新方案假設有50%的機會可以賺錢
: 可能你們覺得50%可以一試,但對上層來說他要承擔太多的風險所以不可能接受
: 只有在評估有八~九成以上的機會才會"考慮"
: 注意喔,是考慮而不是採用,而且通常結果是甚麼大家都知道...
: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會走向cost down的原因
: 成本減少=穩賺不賠=越賺越少
大家從規避風險、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問題。所以我換一個角度來出發
軟體工程走到今天,對許多流程來說,能夠做的就是很小幅度的進步,
一個小細節的變更,了不起讓整體生產力增加 3% 5%,不會是很大幅度
的跳動。
如果就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一昧的規避 3% 5%的進步空間,到最後就
是嚴重的落後競爭對手的生產力,最終就是要來個大變革才跟的上了,
然後又回到風險管理的角度,這麼大的變革誰要負責,我們可不可以一
步步的做小變化。到小變化的時後又說,才差3%的生產力,那我們不改
變行不行...
或許台灣的軟體業就在全民的風險規避中,喪失了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