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mosYang (泛用人型編碼器)
2014-08-03 06:00:02湊一腳 :D 個人在面試他人時會看的東西
* 經驗
「你最自傲的成就是什麼?為什麼?」
「讓你印像最深刻的難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解決的?如果
讓你有機會重作一次,你會怎麼作?為什麼?」
偶爾會丟個變化球,例如「印像最深刻的非技術性難題」,或「
覺得最無聊的工作」
* 興趣
「你對這個產業有什麼想法?為什麼?」
「你對哪個技術最有興趣?為什麼?該技術有什麼競爭對手?
彼此之間優劣如何?」
「有無 hobby project?聊聊你的興趣、目標,遇到的難題、
解決辦法?」
有個人網頁, github, stackoverflow 帳號會加分,但沒有也不
扣分;我自己就沒那些東西 :D
* EQ
「你上次與人起衝突(conflict)是什麼時候?怎樣的情形?後
來如何解決?」
「你犯過最嚴重的錯誤是什麼?接下來怎麼辦?」
「你最厭惡 / 敬重什麼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實例乎?你
如何調適你自己?如何與這樣的人一起工作?」
「你厭惡 / 喜好的管理模式?規則?流程?評量方法?賞罰
模式?為什麼?你如何調適你自己?或你如何改變規則?」
若是管理職,則要慎重再三審視;這方面我還在學習
* 慧根
通常,在經過上面一連串 how 與 why 的問答,且把被面試者的
「因緊張而失常」成分也納入考量後,通常,可以感覺到這個人
是否有「慧根」 :D
更進一步的說,就是看這個人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是否符合以下
數篇文章裡所論述的理念:
* 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
* How to disagree - Paul Graham
* 5 whys
* On "Why" questions - Richard Feynman
有些事是沒辦法快速辨別的,例如,是否過分倚賴 a posteriori
的學習思考方法而在 a priori 方面不足, 這需要長期觀察
就專業程度來說,只要能說服我你真的能理解應用「遞迴」這觀
念,我就認為你的智商足以勝任這產業裡大部分的工作
以上這些項目,視職缺而定,對求職者的期待也不同。例如,在學學
生來找實習工作,「興趣」的比重就大。一個 senior 職位,那「經
驗」與「EQ」的比重就大
============================================================
基本上,求職就是買賣時間,而買賣就是看雙方的誠意與手腕。天底
下鮮少有「又好又快又便宜」的事,得下功夫 :)
作者: leonz 2014-08-03 07:53:00
To iterate is human, to recurse is div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