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題, 唐鳳的經歷, 既然厲不厲害有爭議, 我想至少軟體功能和結果沒有爭議.
資迅人 (沉船)
-metasearch: 把 query 送到各搜尋引擎再匯總 (非維基上所說研發中文搜尋引擎)
-Cool Bid: 拍賣網站就像 eBay 其架構為唐鳳用 perl 寫成
-cicq: messenger, 當時 icq 正紅故叫 cicq
傲爾網 (沉船)
-接銀行等客戶的網路相關專案
Pugs (現已廢棄)
-用 Haskell 寫的 Perl 6 interpreter & compiler
-雖廢棄但 test cases 仍有用, 貢獻 perl 6 設計, 其他 CPAN 元件仍在使用
Haskell (這有成果也未沉船, 特加補充)
-將 haskell compiler port 到 AIX, 設計 OO 語法, 推廣
-因其貢獻選入委員會, 包括下一代語言標準的制定
vTaiwan & g0v
-如前所述 g0v 本質是政治性的, 符合馬政府末期, 後加入太陽花
-有預算視覺化等軟體工具但太多項目放棄, 難以為繼; 我看不出解決什麼問題.
-馬政府的蔡玉玲來, 建 vTaiwan 並請入顧問, 但並未把人氣帶入 vTaiwan.
軟體開發上最大的成就應該是完成 Pugs, 雖然有人說是編譯器課學過的而不厲害
但已經是大型專案中唯一完成的項目了, 其他更不行了.
澄清一下我對 Pugs 沉船的分析. Pugs 的出發點更像是為了要用某個工具 (haskell)
而去找一個問題, 不是針對問題去找最適合的工具 (perl, c).
所以沉船的結果, 反應出執行力的問題.
沉船: 有人說其他台灣公司如 yam 也沉船, 我去查 yam 是被併購, 並未倒閉.
資迅人號沉船記, 是當年人人都看過的文章, 形容如鐡達尼號, 話講的最滿,
但開出去沒幾個月就撞冰山沉船. 鐡達尼至少只有它遇冰山, 別人沒遇到.
拿來比 Yam 是遇到同樣的冰山, 卻成功躲過, 多年間完成許多任務, 最後換人開船.
這和沉船差太多了. OpenFind 遇到同樣的冰山, 也成功躲過, 繼續營運至今.
你能想像鐵達尼的船長在這種情況下, 還說別的船也和我一樣, 甚至我才是典範嗎?
你們這些人為了造神, 就把別的公司說成和資迅人傲爾網一樣, 有意義嗎?
這裡是 soft jobs, 試問一個工程師要進別家一直有工作, 還是進資迅人被欠薪水?
創辦人: 維基上說的是唐/賀元/薛曉嵐3人成立...唐成為主要執行者.
我也不說了, 你們自己判斷吧. 唐的 LinkedIn 沒說創辦人.
倒是維基提這三人不提賴明宗. 賴說他和賀元不反對都可算. 實際上賀元是執行長,
唐是技術長, 賴就不知道是什麼長了, 也不知道有沒有加入公司, 聽說最早提出想法.
當年大家記得的都是賀元薛曉嵐稱為金童玉女, 沒聽過第三個創辦人.
鬧翻: 沒人記得的話我只好以後再去找了. 賴的說法是很多人都有衝突也有官司.
這有點混淆話題. 我當年追的很仔細, 並無看到別人, 除非是倒閉後,
但我記得唐是在公司正常營運下離開並放話的.
g0v: 我前面文章討論下來, 大家都承認它的本質是政治性的, 用 IT 包裝.
但不同意黑客松應叫政客松, 那我也沒意見, 只要承認本質為何就好.
因為人氣是政治性的, 所以此案的執行力是政治性的. 開源軟體的執行力,
在於解決一個問題, 然後用戶會貢獻程式碼來解決更多問題.
例如 linux, gcc, apache 等都是這樣, 先期解決了一個必要問題, 再擴大.
g0v 的專案無以為繼者, 必須面對, 它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沒有用戶, 怎麼會有人貢獻?
vTaiwan: 從蔡玉玲到林全, 都沒有成為 g0v 用戶, 把 g0v 的任何軟體拿去用.
他們明明有很多需求, 為什麼 g0v 這麼多軟體都不能用?
而蔡玉玲的 vTaiwan 只在內容, 這內容卻是政府向來都有做都能做的,
只是名稱不同. 要做實事的時候, 連人氣都帶不進 vTaiwan. 我認為這執行力不足.
萌典: 一般使用者比方要查 "摸蜊仔兼洗褲" 多半用 google, 馬上就連到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字典, 看到的內容和萌典一模一樣, 也能發音.
請問萌典解決了什麼本來不能解決的問題嗎?